潜江三大“王牌”惊艳湖北全球推介会

原标题:虾稻光纤引领潜江腾飞——我市三大“王牌”惊艳湖北全球推介会

云上潜江报道 7月12日,在外交部举行的湖北全球推介会上,8分钟的湖北最新全球推介片一播出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惊艳全场。

而早前因纪录片《水乡园林》享誉联合国的潜江,这次更是打出三大“王牌”,以全新的风貌向世界展示这座小城的魅力。

王牌一:虾稻共作

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有人说,“潜江人用十八年养大了一只虾”。而“这只虾”,为全国农业提质增效、绿色安全、农民增收创造了一个全新模式。

2001年,勤劳聪慧的潜江人民将小龙虾放在水稻田里养殖并获得成功,被专家称为“虾稻连作”种养模式。但在实践中,此模式一亩田只能收一季虾,效益较低。后来,经过三年实践,又摸索出了“虾稻共作”模式,一季稻谷、两季虾。

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养殖模式使得潜江龙虾尾肥体壮、肉质鲜美、绿色生态,虾稻产业也成为当地农户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2017年,全市半数以上小龙虾养殖户收入在20万元以上,带动2万人脱贫。

积玉口镇百花村就是“虾稻共作”模式的受益者。百花村曾是全市深度贫困村,2014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103户,贫困人口379人。

原本没有虾稻养殖户的百花村,在镇政府、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流转土地,改建虾稻田,2017年该村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1500亩,并在同年实现全村脱贫。

如今走进百花村,放眼望去,大片的虾稻田里,满是农民丰产丰收的希望。

摘掉“穷帽子”的百花村村民唐延飞在虾池旁一边整理地笼,一边告诉记者:“前年开始养虾,去年22亩田,收入有十几万。村里人都知道虾稻共作前景好,大家都想着扩大养殖面积,靠小龙虾走上致富路!”

虾稻产业的高效益离不开多年的技术攻关和科学高效管理。十几年来,我市不断完善“虾稻共作”这一新型种养模式,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两个院士工作站和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省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对虾稻共作进行科技攻关。同时,不断健全虾稻产业链标准体系,制定和发布了14项产业标准。

数据显示,2017年我市虾稻共作面积达到65万亩,建成13个万亩和60个千亩集中连片标准化生态种养基地,综合产值达到230亿元,全市龙虾总产量达10.3万吨,为全国供应虾苗53亿尾。

王牌二:龙虾餐饮

民以食为天,潜江小龙虾产业的红火,离不开龙虾美食。

傍晚,走进生态龙虾城,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与红红火火的“潜江龙虾”标识相得益彰,各家龙虾餐饮店宾朋满座。餐桌上一盘盘小龙虾色泽红亮诱人,食客们将小龙虾掰开,鲜嫩的虾肉露出来,味道咸鲜麻辣,口感脆嫩爽滑,味觉上的刺激让人欲罢不能。

据了解,我市龙虾菜品现有3道中国名菜、10道湖北名菜,4家四叶级绿色龙虾餐饮店,发布了《潜江市小龙虾餐饮店经营规范》《小龙虾相关菜品制作规范》等标准,潜江龙虾学校开展潜江龙虾烹饪技能培训,致力打造潜江龙虾烹饪技师劳务品牌。

经过不断交流创新,在“中国名菜”的金字招牌推动下,潜江小龙虾已推出油焖大虾、卤虾、蒸虾、泡虾、汤虾(煮虾)、烤虾、炒虾球和冻虾等小龙虾菜品100多个,每年吸引慕名而来的国内外游客达50余万人次,营造出浓厚的“吃龙虾,去潜江”“买龙虾,找潜江”氛围。

目前,我市龙虾餐饮店有2000多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每年龙虾上市季节,本土就可消费小龙虾近万吨,营业额近10亿元。部分品牌餐饮店已将经营范围扩大到全国,加盟、连锁店达300多家。

当然,小龙虾“挑战”的可不只是吃货的味蕾。

近年来,我市一直稳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想方设法把一只只小龙虾“吃干榨尽”,建立虾—稻产业园,引导企业加工整肢小龙虾、小龙虾仁(肉)、小龙虾尾等衍生系列产品,带动华山、莱克、宝龙等5家龙头企业获得对欧美日韩的水产食品自营出口权。传统农业之外,我市还携小龙虾“进军”生物医药领域,投资近5亿元建成全国唯一的淡水甲壳素精深加工基地,攻关甲壳素提取技术,充分研发其药用价值,让废弃虾壳摇身变为保健品和化妆品,将附加值提高到原来的10至100倍。

王牌三:长飞光纤

2015年8月,长飞科技园落户我市西郊的王场镇。

多年来,潜江传统产业倚靠纺织服装、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石油化工产值一度占全市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作为我市迄今引进的最大高科技项目——长飞的投产,让潜江开始调转经济“船头”。以光纤为代表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潜江新兴战略主导产业。

俯瞰王场镇,一条条银色“蛟龙”般的输气管道,从江汉盐化工业园直通全新落成的长飞科技园。江汉油田盐化工总厂通过离子膜烧碱工艺生产的氢气、氯气,变成了长飞科技园的重要生产原料,通过纵横交错的空中管廊,无缝输送至长飞、日本信越和法国液化空气等三家园内企业的生产车间。

去年,长飞科技园一期1000吨预制棒和1000万公里光纤项目竣工投产,从开工奠基到正式投产,仅用了一年时间,创造了引进、开工、投产“三快”的可喜成绩。

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继续招大引强,液化空气工业气体项目和湖北飞菱1万吨高纯四氯化硅项目建成投产,长飞二三期、生物医药中间体、高频变压器、空分制氧和甲醇裂解制氢等项目顺利开工。

“2017年,光信息电子产业园中包括飞菱光纤和液化空气在内的四家企业入库税收已超7000万元,光信息电子产业正步入跨越式高质量发展阶段。”王场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杨松介绍。

伴随着全产业链打造和高标准循环体系建设,全球最大的光纤预制棒生产基地、全球产业链最为完善的光棒光纤产业群、全球最大的气熔石英锭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光纤配套用石英材料生产基地已经建成,年总产值达50亿元的世界级“光纤小镇”在此崛起。

作为连接湖北东西部的桥梁城市,作为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等湖北“两圈两带”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潜江,这座历史文化之城、红色革命之城、新型工业之城、现代农业之城、生态宜居之城,正以自己最美丽、最耀眼的姿态向世界敞开怀抱,发出呐喊:世界你好,我是潜江!(潜江日报记者 谢白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