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 有一种精神叫砥砺前行,有一种状态叫奋勇争先。
翻开潜江过去五年发展的卷册,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处变不惊,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谋篇布局,在改革浪潮下中大刀阔斧激发新活力……
五年的爬坡过坎,潜江释放出越来越强烈的信号:冲刺“全国百强”指日可待!
“第一力度”抓“第一要务”
总量持续扩大 后劲不断增强
3月下旬,2016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工作考核报告公布,我市县域经济工作考核排名第11位,较上年进2位,实现了2012年以来的首次进位。
这是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2016年,全市GDP达到602.1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3.3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62.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5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1.6倍、1.8倍、2.8倍、2.1倍。
撇开枯燥的数字,这座城市正以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现它的坚韧与美丽。
看,一个个项目蜂拥而入落地开花,一条条宽阔的大道不断延伸,一座座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一排排崭新的厂房从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生长”出来……江汉平原上的这颗明珠,如今愈发璀璨耀目。
成功不会一蹴而就,鲜花也需细心浇灌才会娇艳。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作为全市“第一要务”,以“第一力度”一次次擂响战鼓,凝聚百万力量;全市各地各部门闻鼓而动,深入工地、项目现场,不断优化服务,真正把企业当“老大”,营造强大发展气场。
终于,当梦想照进现实,我们可以看到——
园林办事处、张金镇、浩口镇等入选全国千强镇、湖北百强镇,镇域经济竞相发展,成为支撑全市经济的顶梁柱。
兴隆水利枢纽、引江济汉、东荆河倒虹管、汉宜高铁、潜石高速完工投运,货运铁路支线、潜枣高速、泽口港区综合码头等工程加快推进,公铁水联运的现代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
章华大道、袁光大道南延,王周线等23条园区主干道路全面铺开,70平方公里大园区初具规模。
长飞科技、好彩头、正大集团等大企业落户潜江,筑巢引得凤凰来。
龙虾节、曹禺文化周、楚商大会好戏连台,潜江正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
增速换档期 新动能发力
转型升级交出精彩答卷
曾经,一油统天下,化工唱主角。
现在,群芳竞妍,百花齐放。
江汉盐化工业园便是潜江发展的一个缩影。
因紧邻油田,江汉盐化工业园盛极一时。益和化学品、富阳化工、锡太化工……依托江汉油田盐化工总厂竞相成长。
然而,全球经济危机袭来,传统的化工产业发展迟缓,效益差,环保之痛更是如鲠在喉,转型发展刻不容缓。
高科技巨头“长飞”落户潜江,为化工产业发展带来新机。江汉油田盐化总厂通过离子膜烧碱工艺生产的氢气、氯气,变成了长飞科技园的重要生产原料,而光纤预制棒生产过程中主要副产品如稀盐酸、盐水等,又可回转到盐化工业园继续利用,实现产业循环的生态平衡。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长飞的带动下,潜江光信息电子产业迅速繁衍,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长飞”落户潜江是偶然吗?
不,潜江掷地有声地回答。
这是我市致力优化结构、提质增效的必然成果。
五年来,我市设立2000万元年度技改扩规和科技创新奖补资金,充分用好8亿元县域资金,向上争取国家和省技改专项资金4.5亿元,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33个,完成技改投资420亿元,传统产业实现二次腾飞。
五年来,我市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小龙虾选育繁育基地,成立全国首个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虾稻共作”模式被誉为现代农业革命性创举,龙虾产业成为我市的一张王牌和靓丽名片。
五年来,我市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建立电子商务中心,建成电商企业4个、网店2300多个,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3亿元,打造了县域电商潜江模式,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
五年来,光信息电子产业从无到有,特色食品产业方兴未艾,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抱团落户,家具制造向中高端迈进,石油化工循环转绿。
裂变中,潜江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特色发展的新路子。
去“痛点” 争“胜点”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发展的痛点,正是改革的发力点,更是体制机制的完善点。
新常态下,潜江发展痛在何处?
经济增速不够快,产业结构不够优,企业负担重,发展环境有待加强……
这些问题,让一度“沉寂”的潜江骤然清醒。要大刀阔斧去痛点,为发展争胜点,成为全市上下共识。
一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役由此打响。
——规定动作落实有力。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国家循环经济示范等全面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开始释放红利,去年降低企业成本4亿元,今年将“减负”5亿元以上。精简行政审批事项120项,让数据多跑腿,企业少跑路;盘活僵尸企业14家,回收土地403.2亩,盘活资产1.8亿元。新增市场主体11425户。
——自选动作成效明显。设立2亿元创业投资基金,建立8亿元产业基金、PPP项目库,成功发行32亿元城投债;建成国家级农业科技产业园、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建立22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1%;设立出入境检验检疫办事处、海关保税仓库,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出口总额18亿美元,成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如今,全面深化改革,潜江闯过一滩又一滩,快马加鞭未下鞍。
而改革要持续深化,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定: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政策、开放的举措,化解瓶颈,破解难题,赢得发展主动权。
五年光阴转瞬即逝,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潜江吹响了决战工业经济3000亿、小龙虾产业800亿的响亮号角,引领百万儿女再踏征程,迎接又一个辉煌。(潜江日报记者 成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