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渔洋镇苏湖渔场二分场的一口占地4亩的鱼池中,一片片翠绿的菱叶镶嵌在宁静的水面上,其间点缀着淡淡的绛紫,甲鱼、才鱼、鲢鱼等在水中嬉戏,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夕阳西下,鱼池主人谢红平刚投喂完饲料,鱼儿们便迅速从四面八方游来,争相抢食。谢红平笑道:“这些鱼真是聪明,每天下午6时许就游到投喂处等着吃食。”
年逾五旬的谢红平原本养殖草鱼,但因草鱼价格下跌,他听说甲鱼市场行情较好,便转而养殖甲鱼。然而,普通家养甲鱼的市场价仅为每斤30元左右,而生态养殖的甲鱼价格则每斤高达80元。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提升养殖效益,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谢红平决定,为甲鱼创造一个原生态的生长环境。他利用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开始在鱼池中种植菱角。
“为了确保生态养殖模式的可行性,我首先在一个小鱼池中进行了实验。经过两个夏季和一个冬季的观察,发现生活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甲鱼皮色变暗,肉质更加鲜嫩,深受市场欢迎,好多周边鱼贩子专程赶来订货,价格也翻番。”谢红平开心地向记者介绍。
实验成功后,谢红平信心倍增,将小鱼池扩大至4亩。然而,在养殖过程中,他发现单独养殖甲鱼效益仍然有限,且鱼池中的杂鱼与甲鱼争抢食物,导致水质难以控制。为此,他四处取经,最终摸索出了“菱角+甲鱼+财鱼+鲢鱼”的全新立体生态种养模式。菱角叶为鱼儿提供阴凉,鲢鱼以漂浮的植物和动物为食,财鱼则穿梭于水中捕食杂鱼,一举多得,实现了多重效益。
这种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不仅提高了甲鱼的品质,还带来了菱角和三种鱼类的收入,使谢红平的亩平养殖效益达万元。他感慨地说:“有限的水面,却有无限的养殖空间。”
展望未来,谢红平计划根据鱼池养殖和水质情况,再选择两种鱼种进行试养,让养殖效益再上一个台阶。(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晓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