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持"呈六大怪现状:一些企业咋成扶不起的"阿斗"

编者按:“举全县之力发展XX产业”“让XX产业成为我们的支柱产业,土地、财税、信贷要全力支持”,在基层采访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慷慨激昂的宣示。政府为了发展经济、扶持某些特定产业而制定一系列政策,这是正常而必要的,也是国内外的通例。在实际工作中,产业扶持政策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中,也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许多地方也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扶持不能没有制度边界。记者在基层调研发现,一些地方产业扶持问题重重,财政补贴变形走样,投资融资管理松弛,导致有些产业扶持的结果“千奇百怪”,令人扼腕痛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无论是成功的案例还是沉痛的教训,无不明确地告诉我们,在推进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中,行政力量千万不能替代市场规则。市场的“优胜劣汰”,既是企业成长壮大的正道,也是产业结构转型的第一动力。

在产业扶持中,政府的作用该如何发挥,如何让被扶持的产业蒸蒸日上,如何杜绝各种怪现状,考验着各地的管理水平与治理智慧。

\

越扶越倒:一些企业咋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记者在一些省市调研了解到,由于一些基层政府在政绩观念、发展规划、审核考评等方面存在问题,部分企业在利益驱动下把更多心思和精力放到了报项目、争资金上,反而缺少了做产业、做企业的内生动力,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依赖“喂养”的企业能走多远

说到产业扶持就不能不提光伏。得益于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扶持,我国光伏产业从无到有,产能一度占到全球70%以上,风光无限。前些年,一些地方政府鼓足干劲发展光伏产业。

中西部地区一家光伏企业在发展初期,当地政府在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让其得以快速发展。然而,受全球经济衰退、无序竞争加剧等影响,2011年后,这家企业陷入发展困境,负债率一度超过200%。

在这家企业严重资不抵债时,当地仍不遗余力予以帮助。上级政府牵头设立20亿元的发展稳定基金,用于解决危机。随后,通过政府介入协调,由多家银行组成的银团又给了这家企业20亿元贷款。

但由于亏损严重,这家企业最终仍未逃过破产重整的命运。记者了解到,破产重整前,这家企业的综合负债总额为400多亿元。破产重整后,各方损失巨大。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获得了不少地方政府的青睐与推崇。但在地方财政资金的精心“喂养”下,一些地方出现“奇葩”现象,让人大跌眼镜。

占地700多亩、号称计划投资50亿元的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速达公司)电动汽车项目,宣称2015年建成投产后每年创造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超千亿元,将“再造一个三门峡”。因为是政府扶持产业,速达公司被三门峡市照顾得“无微不至”。该电动汽车项目除了获得省里2000万元的研发经费之外,三门峡市政府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由市财政借款给速达公司1亿元用于纯电动汽车项目,市政府还动员相关部门施以援手。

然而记者最近发现,这家公司在长达五年多的时间里,没能自主生产出一台纯电动汽车。几年前,三门峡市以政府采购的形式,从速达公司购买了数十辆电动汽车,用于奖励部分政府部门。没有开工生产,车从何来?一位从速达公司辞职的技术人员说,速达公司的那些纯电动汽车,都是在外组装的,成了他们对外展示“实力”的道具。依靠当地政府“输血”生存的速达公司,耗费了大量公共资源和社会财富,如今僵而不死,让当地政府头疼不已。

没有财政补贴,企业就活不下去的例子并不鲜见。记者在一家企业采访时了解到,该企业获得的政府扶持资金累计已经超过5000万元,但企业每年都亏损,如今固定资产连1000万元都不到。

有一家企业更让人称奇。这家企业号称每年利润有几百万元,表面看日子过得蛮滋润,但细问后才知道,这家企业每年获得的财政补贴超过1000万元。

“躺着能挣钱,就不会愿意坐起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一家从事肉牛养殖的龙头企业,听起来投资不少,建设标准也很高,是当地农业产业化标志性企业。但记者深入了解发现,这家企业压根儿就没养几头牛,养的那几头牛仅是当“演员”给领导参观看的。

由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去年,我国将机器人产业列为“中国制造2025”亟待突破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随后,机器人产业站到了快速发展的风口。

记者了解到,在各地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已有数十个机器人产业园,超过500家机器人企业。然而,这些企业大多都是小企业,其中部分更是带有投机性,停留在简单拼凑、复制和山寨的阶段,导致高端产业低端化。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是我国一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制造商和运动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总经理徐击水告诉记者,在工业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国家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可一些地方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跟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导致机器人制造企业“遍地开花”。

看到机器人产业热得烫手,某地主要领导提出,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必须推动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发展。于是,机器人立即成为当地投入巨资、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一些地方甚至提出要搞机器人产业园。于是,该领导每到一地,当地领导都要请他看机器人。机器人种类可谓五花八门,扫地的、端咖啡的……实际上,这些机器人绝大多数都是从外地买来关键部件后组装的,有的甚至是借来的。直到该领导发现问题后表示以后看机器人不看展示,要看生产线和车间,这股不顾自身实际、争相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歪风才有所收敛。

业内人士解析了这类企业的“醉翁之意”:按政府部门要求,打造一个足够现代化的养牛场或者机器人展示车间,在领导不断参观中尽可能争取扶持,扶持资金足以供养“盆景”建设,同时还提升了企业形象。

“躺着能挣钱,就不会愿意坐起来。”一位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分析说,对于一些有较大量扶持资金的行业来说,争取财政扶持是来得最快、空间最大的利润增长点,一些企业没有做好生产经营的内在动力。

影响恶劣,后果严重:岂止是耽误产业发展

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越扶越倒的现象虽然并不普遍,却产生了诸多严重后果,各地在产业扶持过程中应引以为戒。

首先是耽误了产业发展,进而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西部某省20余年前针对本省的资源优势提出了产业发展规划,并配套安排了税收、资金、土地等诸多扶持政策,确定了一批龙头企业。但后来加以盘点,这些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乏善可陈。在当时州政府主要领导支持下,云南楚雄州曾提出发展葡萄产业的规划,为此投入了上千万元资金,折腾了几年,结果连100棵葡萄都没有种下去。

其次是浪费了公共财政资源。随着财力的增长,各地的产业扶持也日渐增加,产业扶持失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浪费了财税资源,浪费了纳税人的血汗钱。

再次是滋生权力寻租问题。扶持资金量大,监管如果跟不上,极易发生权力寻租行为。云南省普洱市在茶园改造中,一家企业自恃上面有人,在根本没有茶园的情况下也明目张胆上报1500亩茶园改造计划,并申请上千万元补助资金。要不是受其他案件牵连导致暴露,这个计划可能就实现了。

第四是破坏了市场秩序和产业发展环境。同样业务方向、同样发展规模的企业,有的获得支持,有的无人问津,甚至有的不专心做生产经营的企业反而获得了支持,这对产业发展环境影响很大。谈到这些现象时,一家颇具规模的万寿菊种植加工企业的负责人对记者说,为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和长远有利的产业发展环境,我宁愿不享受扶持政策。(记者 李自良 李钧德 李兴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