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虾、一袋米撬动潜江乡村大振兴

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李理)多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发展超前,但农村发展滞后。致富能力弱、人口流失大、村集体发展慢等农村现象,使不少农民心中都种下了以离开农村为荣的种子。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坚持农业和农村互促并进,加速推动农村农业同步现代化。

乡村振兴靠什么带动?作为本土最有特色、最有竞争力、最有影响力的虾-稻产业,无疑成为了潜江乡村振兴最强劲的支撑杠杆。

虾+稻 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位于熊口镇的瞄场村地势低洼,在2015年前,全村300户村民大多都以种植传统水稻为生,贫困户人口就有66户224人,是全市的贫困落后村。

在该镇赵脑村“虾稻共作”模式的成功实践后,瞄场村村支两委也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发展路径,与市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协定,在瞄场村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发展“虾稻共作”基地。

瞄场村“虾稻共作”基地

1元/平方米,华山水产将农户的碎片田流转过来。开挖整田、建成基地后,华山水产再以1.1元/平方米的价格反租倒包给村民,其中的0.1元/平方米给村支部作为村集体资金使用。

一年间,全村近5000亩农田,流转了90%以上。

乘着虾-稻产业的东风,至2017年,瞄场村已是改头换面,令人振奋。

5组的廖盛豹在市区买了新房;6组52户村民添至25台私家车;全村10多公里的乡村小道,全建成了崭新的通村通组公路;1800平方米的村级文化广场,让村民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农村,她们组成的广场舞队还在全镇广场舞比赛上摘得头筹……

瞄场村文体广场

对于该村的贫困人口来说,虾-稻产业的发展,也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和生机。

该村贫困户漆卫星自身患有腿部残疾,老婆是聋哑人,而他们唯一的小女儿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因病致贫,成为全家无法治愈的穷根。

家里仅有的14亩水稻田,成为漆卫星全家勉强度日的救命稻草。

在全村推进“虾稻共作”之时,漆卫星也将自己的田亩全部流转,并同样返租了14亩农田进行“虾稻共作”种养殖。基地农田有保障、通水通电有保障、技术支撑有保障,加之漆卫星勤勤恳恳、悉心管护,2016年,村里支持他投入的4万多成本几近收回,2017年,就有了11万的收益。

“去年,孩子在省城做了手术,已经慢慢恢复,家里也盖了新房,日子真的越过越好了!”漆卫星说到如今脱贫致富的幸福,再忆起曾经的不易,感触良多,他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家已主动向村里申请退出低保扶持,让真正需要的人得到实惠,尽快脱贫致富。

“虾稻共作”走进瞄场的两年间,全村66户贫困户,截至目前,仅5户未脱贫出列。

数据显示,在2017年,虾-稻产业拉动潜江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640多元。

虾+稻 让基层党组织提起神

随着赵脑、瞄场等越来越多的乡村凭着“虾稻共作”让村景变美,村民的日子变红火,眼下,与之毗邻的孙桥村村民也热情高涨,指着“虾稻共作”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

但村里都是零散的碎片田,没有规划、没有布局、没有水电路配套,如何运作?如何实施?如何管理?

孙桥村书记漆良卫告诉记者,经过村级党组织反复磋商,充分征求村民意愿, 2017年9月开始,决定在5组、7组率先尝试由村民自筹资金,整合农田1200亩,将“虾稻共作”实现按户连片、规模经营,探索走出一条共同富裕之路。

“之前家里18亩责任田就分了6块地方,单种水稻都不好管理。” 7组村民孙光祖告诉记者,现在不仅农田按户连片,还规范化的统一开沟,通了水、电、路,并时常有市里的水产专家来村里进行技术指导。

“大伙都指着今年春天收虾哩!” 孙光祖信心满满。

冬日暖阳下,孙桥村新开挖的千亩“虾稻共作”基地已整装待发,准备在2018年为村里增添好光景、为村民带来好生活。

孙桥村“虾稻共作”基地

近年来,随着“虾稻共作”标准化养殖的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日益凸显,全市掀起了大建基地、建大基地的热潮。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虾稻共作”面积64万亩,已建成万亩连片基地12个、千亩以上连片基地64个。

虾+稻 让进城老乡回家来

经过冰冻天气的洗礼,渔洋镇跃进村1组的“虾稻共作”基地里,天空更加湛蓝、池水更加清澈。

跃进村1组村民杨书兰清理水草

艳阳下,村民杨书兰正在基地的虾池里,撑着渔船,清理水草,脸上满是笑意。

她告诉记者,从前他们家有4人都在温州皮革厂务工,只有年迈的老母亲在渔洋老家守着。2016年跃进村开挖“虾稻共作”基地,同时杨书兰的小孙女出生,她便辞去工作,回到跃进村抚养孙女,同时照料家里分得的14亩虾稻田。

“第一年主要是投入,卖虾的收益也只收回一半成本。但去年,在收回全部成本的基础上还结余了9万元左右。”2017年,杨书兰不仅为小儿子添置了新车,家里也新盖了车库。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像杨书兰这样回迁,让被称为“小龙虾之父”的市水产局总工程师陶忠虎产生了一个龙虾梦:让潜江小龙虾蹦出潜江,把过去走出农村的老乡们再带回来!

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2017年,潜江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与此同时,农业部等9部委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第一批)进行公示,“潜江龙虾”也榜上有名……一只虾、一袋米在不断向外扩张版图的同时,已然成为撬动潜江乡村大振兴的杠杆。

杨书兰告诉记者,今年,她丈夫也会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全家人共谱生活新篇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