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题:2017,财经反腐利剑出鞘
新华社记者 谭谟晓
项俊波、杨家才、王银成、姚刚、张育军……这些财经圈人士并不陌生的名字,在2017年由于别样的原因受到格外关注。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这一年,是全面从严治党和惩治腐败的关键一年,数名财经高官落马或被处理,财经领域反腐力度空前。
铲除金融腐败“毒瘤”,国资国企系统加力反腐,打击权力寻租……利剑出鞘,制度的笼子不断扎紧,风险防范意识增强,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今年以来,金融领域债券违约、激进投资等风险事件时有发生,这其中有部分金融机构规则意识淡漠的原因,也与个别手握监管权、审批权的监管人员和少数金融机构“猫鼠一窝”,合谋实施利益输送息息相关。
金融腐败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令市场无法有效发挥配置金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这种“反作用”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打击难度大,对国家金融安全造成的危害也大。
对金融领域腐败要坚决查处、严惩不贷。反腐铁拳下,保监会原主席项俊波、银监会原主席助理杨家才、中国人保集团原总裁王银成、证监会原副主席姚刚、原主席助理张育军,均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体现了中央清除金融腐败“毒瘤”,不断净化市场环境的决心。
从违法违纪特点来看,项俊波等人手握大权,但这些权力成了他们寻租的工具,也是金融乱象丛生的重要原因,破坏了金融市场秩序,损害了金融业形象,危害金融安全,更危害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领域之外,国资国企系统反腐败力度也在加码。国务院国资委原副主任张喜武、冀中能源集团原董事长王社平、原副董事长郭周克、中国中煤能源原总裁高建军、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原总经理蔡希有等均因严重违纪被立案审查。
从审查情况来看,张喜武等人或把手中的公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箱”,或把国有企业当作个人的“提款机”,他们精通监管规则,熟悉国资国企运作手法,几乎“一人说了算”,涉案金额巨大,严重威胁国有资产安全。
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提出的坚决防止贱卖国资、违规交易和利益输送等违纪违法行为,决不允许把国有资产装进“私人口袋”,防止损公肥私、侵吞国有资产等腐败行为,正是此中要义。
防止腐败,特别要强化对重要权力部门、关键环节和敏感岗位的监督制约,这需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
今年以来,财经领域有关部委纪检组长相继发生变化,赵惠令接替被“双开”的莫建成任中央纪委驻财政部纪检组组长,李欣然接替杜金富任中央纪委驻银监会纪检组组长,林国耀接替陈新权任中央纪委驻保监会纪检组组长,徐加爱接替王鸿津任中央纪委驻人民银行纪检组组长……
新的纪检组长如何推进财经领域反腐,将给监管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关注。可以肯定的是,反腐没有休止符,财经领域更是如此,任何人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决不姑息,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财经领域作为金钱与权力深度纠缠、利益和资源相对集中的“高地”,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制度上预防履职中可能产生的腐败问题和道德风险,筑牢公私分开“防火墙”,打好公正履职“防疫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范金融领域腐败风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