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弦切切花飞扬 ——沈井山传统手艺弹絮

笨重的磨盘,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声声弦响花飞扬

钧敲弓弦,嗡嗡声响

压花篮轻轻一靠,花儿慢慢平实  

云上潜江报道 “一把钧在手,五湖四海走。”以前弹絮是走南闯北的生计。

沈师傅名叫沈井山,今年60岁,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宜昌迁居龙湾。他十七八岁时,初学弹絮,以此为业是近些年的事。以前弹絮是纯手工活,一张弓,一把钧(敲击弓弦的木棰,木榔头),一块磨板,一根刷条,一个压花篮。

将皮棉平铺在板上,用细竹竿抽打均匀,这个过程叫捡花。捡过后就是弹花,压花,上纱线,磨平实,裁边定尺寸,然后翻面再弹,调花调匀,再上纱线,磨平实。

“檀木榔头,杉木梢;金鸡叫,雪花飘”,一句俗语形象地说出了弹絮的趣味。钧多用檀木,弓多用杉木制成,钧敲弓弦,雪白的花絮随之起舞。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这样的场景如今已十分少见。

皮棉弹过后变得疏松细柔,沈师傅和老伴分别站在两端,用纱线布网,网住棉花。沈师傅用刷条穿上纱线,一起一落,老伴一接一扯,一条条纱线粘满絮面,纵横交错。

布好纱,用磨板压实,然后翻面、裁边,确定尺寸,接着再弹花、再布纱线。

翻面再弹,很重要的一环是调花调匀,做到厚薄一致。调花时,把弓弦伸入花厚处敲击,粘满棉花后调往花薄处,如此反复,厚薄均一。顾客可以根据喜好,在絮面摆上小小的花样,或是写上有纪念意义的字,一并网入纱线中。一套工序下来,棉被有了雏形,再经过多次压、磨,一条暖暖棉被就算完成了。(潜江日报记者 吴燕军 通讯员 水岸 金必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