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小龙虾加工场景
新华网潜江6月12日电(曾伟龙 毛丽菲 张玲)潜江龙虾,一个外来舶来品,经过16年的“入乡随俗”,变成了当地一、二、三产业的“香饽饽”;一只稻田的“害虫”,经过多年来的品牌塑造,摇身一变成一座城市的“新宠儿”。
当今世界小龙虾看中国,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潜江,小龙虾已成为潜江这座城市的名片。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这10多年里,潜江小龙虾到底经历了什么,它是如何从“虫儿”到“宠儿”实现华丽转身的?
外来物种小龙虾在潜江“落户发家”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美洲,上世纪20年代被引入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末,在江浙一带开始被大量食用并加工出口,带动了小龙虾养殖业发展,并逐渐扩展至湖北潜江、荆州等地。
湖北潜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境内拥有40万亩湖泊河塘,20余万亩宜渔低湖田,约60万亩水稻田,独特的土壤、气候、水质环境十分适合小龙虾繁育生长和大规模养殖。潜江市水产局局长吴洲介绍说,上世纪末,在江汉平原小龙虾早已泛滥成灾,稻田湖埂到处都是它掘的洞穴,由于它在自然界缺乏天敌,对一些农作物和池塘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闹得农民怨声载道。
2000年10月,潜江农民刘主权自主摸索出稻虾连作的稻田养虾模式,农时种稻,闲时养虾,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益;后经不断探索和实践,发展为稻虾共作模式,养殖技术更成熟,稻田利用率更高,产量效益更好,小龙虾养殖也由此在潜江得到发展壮大。
“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在充足优质的养殖小龙虾货源的基础上,吸引了加工企业的入驻并迅速壮大,涌现出了两家小龙虾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潜江市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和湖北莱克水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入驻。
如今,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殖、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于一体的产业格局。
“曾经被人诟病的害虫‘小龙虾’现在可是潜江的‘香饽饽’。”吴洲指出,小龙虾从包袱变成了财富,它直接为潜江生出了6家亿元企业、数十个产值千万企业,解决当地上十万人就业,产业有望在十三五期间突破千亿元大关。
虾苗繁育与虾壳加工“两翼齐飞”
“人放天养,全靠天收”。过去,潜江小龙虾养殖主要靠投放虾苗自然繁殖,实现“一年放种,多年捕捞”;如今可人工繁育虾苗,去年以来潜江已销售虾苗近20亿尾,其中销往湖南、安徽、江西等省的虾苗近5亿尾。
潜江是全国率先开展小龙虾苗种人工繁育并取得成功的地方。据介绍,潜江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每年可繁育优质虾苗30亿尾,培育优质种虾250万公斤,可为50万亩养殖水面提供改良种虾。
“困扰产业多年的小龙虾苗种瓶颈将被打破。”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负责人郑玉林表示,“5年内,繁育中心年繁育能力可达到300亿尾,年提供优质龙虾种苗150亿尾,成为全球第一个小龙虾种子场。”
潜江除了繁育虾苗,连废弃的虾壳也得到充分利用。潜江作为全国唯一淡水甲壳素精深加工基地,计划未来5—10年,将建设220亿元产值的甲壳素深加工产业集群,打造世界“甲壳素之都”。据介绍,甲壳素是从虾壳、蟹壳里提取的天然生物高聚物,是一种再生资源,广泛地应用于医疗、纺织、印染、化工、造纸、食品、化妆品、农业等行业,可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
华山公司董事长漆雕良仁介绍,甲壳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十佳保健品之首,可提高内分泌、增强免疫力。公司利用废弃虾壳制作现代生物保健品,如此“变废为宝”,将为华山公司每年新增产值15亿元。
“甲壳素保健品投产,是小龙虾迈向现代生物产业的重要一步。”潜江市市长黄剑雄认为,种苗繁育与精深加工“两翼齐飞”,让潜江龙虾全产业链条迸发出更为强劲的活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