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 供销合作社,“根”在农村,堪称一棵“老树”。
在水乡,“老树”转型发展,“触电”“高大上”的互联网,不仅发了“新芽”,还结出了硕果。
数据显示,去年,我市通过供销合作社网络销售的农副产品交易总额达14.5亿元,同比增长31.9%。农村连锁经营销售总额33亿元,同比增长38.7%。
“顺应‘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势头,我们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更好地解决了农民‘产品购销’问题,创出了一条发展新路径。”市供销合作社主任何锋说。
初露锋芒结硕果
昨日,记者在潜江潜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忙着处理牛牛网后台的各类订单。这个潜江本土最大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深受本地商家信赖。今年元至8月,订单已有10224笔,交易额达到2987万元。
2015年,市供销合作社与我市两家知名企业合资创办了潜江潜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这一年,也是市供销合作社开展“互联网+”业务的元年。
潜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围绕本土生活服务、电子商务、电商创业培训和同城物流配送四大板块提供便民服务,搭建了“四馆两平台一物流中心”,牛牛网便是其中一个平台。
依托潜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市供销合作社探索出“互联网+农村网点+超市+流通”的潜江农村电商“O2O”模式,建立了完整的“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服务体系,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不到3年的时间,潜网电商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
——80多家电商企业(网店)入驻电商孵化基地,600多家线上店铺开通,助推60多家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销售收入5亿多元。
——248家“O2O模式”村级网点、8家镇级网点建成,一个包括市、镇、村三级的电商网络体系形成。
——举办各类培训班45期、万余人接受电商培训。
——建成中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年交易小龙虾30万吨,其中外地小龙虾占比近80%。
一个扎根农村的互联网经营体系初具规模,农村的商业模式和消费方式也悄悄发生了改变。
一网织成百业兴
天气转凉,张金镇柳亭河村8组村民黄江华这两天忙个不停,网店接单、下乡收棉、厂里生产,样样都得操心,红火的棉被生意让他每天干劲十足。谁能想到一年前,他还在为没有生意发愁。
今年34岁的黄江华,原本在村里经营的棉被生意只能维持生计。去年4月,他在潜网电商参加了电商培训,回村便开起了自己的网店。
“都说‘弹棉花’是个将要消失的职业,农家纯棉花被也越来越少,但我觉得棉被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黄江华的想法果然没错。进入冬季,网店每天都有40笔左右的订单,家里3个人加班加点也忙不过来。
“农村开网店最缺、最怕的就是物流,快递费比城里贵30%至40%,还不能上门取件,发货时间很受影响。”刚开始,为寄送棉被,黄江华颇费周折。
一次偶然的机会,黄江华发现家对面就是一个潜网电商的村级网点。平时大家在网上买点东西、收个快递,“掌柜”都可以帮忙,自己的事情可不可以找他帮帮呢?
他将自己的困难告诉给了“掌柜”黄发忠,黄发忠通过掌柜信息平台将黄江华的需求反馈给了公司。
几天后,潜网物流配送中心的车就开到了黄江华家门口。车辆每天配送物资下乡后,再将黄江华网店的棉被带回镇里快递发送点。
如今,黄江华投资20余万元,扩大了生产规模,网店也由个人用户变成了企业用户,他已准备在电商世界大展拳脚。
248家村级网点、8家镇级网点“编织”出的市、镇、村三级电商网络体系,打通了进入农民心坎的“最后一公里”。这张网,让潜江本地优秀的特产走出村落销往全国,更让农民体验到了大千世界尽在“指尖”的便捷。
到今年底,我市将再建村级电商网点20家、镇级电商网点4家,逐步实现电商网络全覆盖。
一虾“触电”俏全国
秋日渐凉,虽已过了小龙虾热销季节,但在位于后湖管理区的潜江小龙虾交易中心内,仍然可以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货车往来如梭运输着小龙虾。
档口老板伍浩鹏说:“小龙虾上市的旺季,交易市场里每天都挤满了人,仅他这个档口高峰期一天的出货量就达5000公斤。”
记者了解到,由潜江潜网电商打造的小龙虾交易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小龙虾专业交易市场,设有交易、检测、配送、电商等,采取线上线下双轨流通模式,已入驻商户152家,日均发货量300吨左右。
“从潜江销往全国的小龙虾,线上交易已占到三分之一。”潜网电商负责人介绍,线上交易时,客户可通过该公司的“中国虾谷360”平台,购买虾种虾苗、鲜活虾、熟食虾、虾稻米、养殖用具、技术服务。
在水乡,“互联网+小龙虾生态养殖+标准生产+冷链流通”的供销模式,解决了“养虾难、卖虾难、买虾难”的问题,鲜活的水产品可24小时冷链物流直达北京、上海、深圳等30多个大中城市。
乘着“互联网+”的东风,一艘小龙虾产业的航母正驶向农产品电商的“蓝海”,乘风破浪行销全国。
一花引来百花香。通过电商平台的带动,市供销合作社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特色农产品交易硕果累累。张金供销合作社“三农”服务中心生产的“富硒小龙虾”,王场供销合作社潜黄湾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黄湾贡藕”等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火爆。
“我们电商网络每年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达10亿元。”何锋说。(潜江日报记者 刘大琼 李淑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