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 在潜江,90%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谁来种地”成了一大难题。
“农民进城务工,供销合作社为农民打工”。现如今,这一难题,在市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创新中得到破解。
“通过创新‘联合供销’模式,不仅探索了如何解决‘谁来种地’这一难题,还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找到了一条康庄大道。”昨日,市供销合作社主任何锋告诉记者。
联合职业农民:
让“泥饭碗”变“金饭碗”
“蔬菜也要有品牌,有了口碑、有了品牌那就不愁销路啦。”昨日,在高石碑镇长市村1组,51岁的罗广林忙着注册“楚禾”蔬菜品牌,细聊起来才发现,他满脑子新想法。
罗广林是高石碑供销合作社的合作帮扶对象,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是一个典型的新型职业农民。近600亩田,种水稻、种玉米、种包菜……什么有经济价值、什么有市场就种什么。上海、西安、山东……哪里有销路、有订单就往哪里跑。不仅自己致富,还将蔬菜卖出了品牌。
“多亏了供销合作社帮忙,平时不仅给我们提供技能培训,供应优质低价的农资产品,还通过供销系统资源帮我们找外地销路。”罗广林笑着说,“以前种地端的是‘看天吃饭’的‘泥饭碗’,现在可都变‘金饭碗’了,每年可收入五六十万元呢。”
积玉口镇九牛观村村主任、九头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家力是远近闻名的种田能手、全国种粮大户。2009年,他发起成立农机合作社。2015年,该合作社获纯收入300余万元,社员人均年纯收入10余万元。
2015年,市供销合作社开启改革征程。为了破除原有的僵化机制,引入发展的新鲜血液,市供销合作社决定吸纳一批社会能人进入供销系统。
2016年,郭家力被聘为积玉口镇供销合作社副主任。村主任、农民合作社理事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三重身份下,积玉口镇供销合作社、九头牛农机专业合作社和九牛观村共同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此后,村“两委”负责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7名社会能人陆续被吸纳进市供销合作社。
何锋说,这些能人产生的“鲶鱼效应”,搅动了供销系统的整个改革。
联合农民合作社:
从“单腿走路”到“多轮驱动”
正值秋收农忙时节,道路旁成片的稻田里,稻穗早已压弯了腰。积玉口镇九牛观村4组村民刘应高不慌不忙往积玉口供销合作社“三农”服务中心走。
“10亩田全托管给了合作社,从整地到收割,合作社全包了,我现在每天只需要到合作社农机维修部里帮帮忙。”刘应高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以前10亩田每年纯收入不到3万元,如今土地托管给了合作社,每年租金1万多元,爱人在镇上服装厂上班,每个月工资3000多块,他在合作社里从事农机作业年收入10余万元,两口子现在每年收入是原来的5倍多。
刘应高口中的合作社,正是九头牛农机专业合作社。由积玉口供销合作社领办九头牛农机专业合作社后,这个原来只提供单一农机服务的农民合作社业务扩展为农业全程化服务。
“合作社采用土地托管模式帮助农民种地,提供‘保姆式’全托管和‘订单式’半托管。”郭家力说,全托管实行统一机械施工、统一种养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科技服务、统一产品购销等“六统一”管理,推动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半托管农民可订购单项或多项机耕服务,或是半托管服务套餐,方式灵活。
“供销合作社入股51%,为的不是分钱。”积玉口镇供销合作社主任胡孝彪说,入股“九头牛”,供销合作社与农民合作社成为利益共同体,供销合作社的业务领域也由传统的商品流通“单腿走路”,向工厂化育秧、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农产品流通、收储加工等全程社会化服务“多轮驱动”延伸。2016年,仅6万亩土地托管纯利润就达到500万元。
“我们还联合农资供应企业、粮食加工企业、水产品加工企业等,搭建起了农企对接平台。”胡孝彪说。
从单一的商品流通,到全程参与农业生产,3年里,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会能人和经营组织,让职业农民、合作组织种地,收获满满:4万从事虾稻种养、1万从事高效种养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力军;土地托管达11.2万亩,服务面积21万多亩,服务范围覆盖全市14个区镇处,使粮食增产20%,种植成本下降15%,助农增收3000多万元……(潜江日报记者 刘大琼 李淑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