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四水农业”种养结合 农业绿色升级

\

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袁佳娟 实习生 胡颖)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眼下,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蓬勃兴起,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带动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央视网)

潜江市龙湾镇气候温暖,物产丰美,是“龙虾之乡”、江汉大粮仓、水产大基地,曾被誉为“湖北水产第一镇”。全镇水稻面积38000亩,年产优质稻38000吨;小龙虾养殖面积41000亩,年产小龙虾、鲜鱼等水产品20000吨。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潜江市龙湾镇瞄新村的湖北省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龙湾10000亩繁养基地,这里是虾稻共作科技创新研发基地,是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推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试验示范基地。

瞄新村幸福渠旁,两岸翠柳迎风摇摆,龙湾10000亩繁养基地负责人、潜江市楚稻虾合作社理事长刘辉正冒雨指挥池塘里的工人安装种植水生蔬菜的网箱。

“基地地处国家现代农业核心区,也是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核心区,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主要由4大合作社负责进行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科技研发以及全市‘四水农业’的试验示范。”刘辉放下手头的工作,给记者讲解。

楚稻虾合作社占地1800亩,承担着市农业局“四水农业”试验示范项目,基于全市虾稻共作已成规模,眼下他们的主攻方向是在虾稻田里种植水生蔬菜、在田埂上栽种果树。

“去年,我们在田埂上种植了葡萄、金桔和柚子,水生蔬菜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刘辉说。

顺着刘辉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田埂上一片回形互通的水果棚,棚里葡萄藤刚长出枝干,远处黄桃树迎风摇曳,俨然一幅生态田园景观图。

龙湾10000亩繁养基地与章华台旅游景区连成一片,同章华台遗址隔岸相望,同章华台湿地花海毗邻而居,除了要打造全市“四水农业”的试验示范,刘辉还决心打造集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新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我在虾稻田边建了一排实木钓虾台,供游人垂钓。今年我还打算建3个无土栽培的草莓自采园,游人可一边游玩,一边采摘各种水果,体验农家生活。”刘辉表示。

立体绿色种养、一水多用、一地多收,“四水农业”的深度探索已初见成效。经过一年试验,刘辉对“四水农业”所产生的效益心中有了本“明白账”。

“去年,我试着在虾稻田种了近一亩的水芹菜,收益达40万。你看,工人们正在加装种植水生蔬菜的网箱,我打算将水生蔬菜的种植面积扩增到水面面积的5%。”刘辉还给记者算了笔账,1800亩试验示范面积,水面面积占1250亩,去年的水稻收益330多万、水产品600多万,水果挂果后预计收益180万。

“四水农业”亩平收入7467元,约是虾稻共作的1.5倍,纯稻谷收益的6倍。刘辉的合作社投入500万元建设,一年回本后反盈利400多万。

农村经济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不断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生产力水平。该基地与湖北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着力打造潜江稻虾、潜江虾稻全产业链,积极开展虾稻共作模式技术攻关,推动虾稻产业提档升级。

“专家们每星期来基地给我们做技术指导,主要负责病虫防治、良种选育繁育、优质水稻品种筛选与种植。接下来,我准备在基地建一座中国科学院士楼,开展虾稻共作对土壤物理、化学、生态学现状和水稻生产及其产量影响的研究等。”

基地立足于绿色生态,回收沼液作为天然肥料;安装太阳能路灯、虫情测报仪、频振灯等现代农业设施,有效避免使用农药。“有了这些设施,水稻不仅无需杀虫,同时还为小龙虾提供了高蛋白饲料。”刘辉说,基地马上安装物联网,对水质、气象、投入品的来源和使用进行实时监控。

借力发力,“四水农业”丰产丰收,科学指导下长出来的粮食安全、生态、健康,口感、香味优于一般大米,故而十分畅销。嗅到商机的刘辉立即注册“帝一贡”大米品牌,一炮打响。“去年每斤大米单价8元,仍供不应求!”

基地还实行订单农业,农户按照合作社提供的标准统一种植,合作社再统一收购,带动一方经济。

调节农业供给侧,地方政府支持有力。龙湾镇政府从农村劳动力、土地及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和创新等方面积极想对策,调结构、转方式,改革成效明显。

“我镇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做法为,调结构,以‘增虾稳粮’为主,全镇虾稻共作面积40000亩,蔬菜面积4000亩,粮食面积38000亩;转方式,从现有的‘三色经济’(葡萄、龙虾、水稻)朝‘四水农业’发展;抓基地建设,现有10000亩的虾稻基地一个,1000亩的两个,500亩的7个,合作社74个,家庭农场30几个。”龙湾镇农办主任杨明华告诉记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