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陈刚 蒋芳)3日凌晨5时,湖南浏阳,一名脑死亡患者怀着爱心捐献了自己的肺;8时25分,长沙机场飞机起飞;10时半,提前约15分钟到达首都机场;11时20分,进入手术室——这是一颗救命肺与时间赛跑的历程。
10时左右,进入手术室;11时25分,病人开胸;13时许,一侧肺移植成功;15时46分,移植完成,病人关胸——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3日在北京开展手术的进程。
2日晚,刚刚抵京参加全国两会的陈静瑜得知,湖南浏阳有一位脑死亡病人要做器官捐献,这正是与他的肺移植团队有合作关系的中日医院一名患者急需的,于是立即通知团队人员连夜赶赴浏阳获取器官,评估供体可用后,与国航联系器官转运的“绿色通道”。
医院获取供体、赶高速、赴机场、快速安检……陈静瑜为此建了微信群,并随时在群里更新行动进展。
3日一大早,陈静瑜就赶到中日医院为患者准备手术。“目前病人生命体征平稳。5个小时多完成双肺移植,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常规手术。”3日16时左右,刚刚走出手术室的陈静瑜略显疲惫地说:“这个病人病情很重,昨天又用呼吸机插管了,刚好有这个机会,我们决定把这个供体送到北京,手术也是昨晚刚刚决定的,这也是我第一次在两会期间做手术。”
进行手术的52岁女性肺纤维化病人,已经等待肺源约两个月,如无合适肺源移植,生命危在旦夕。“三天前因病情危重进了ICU,昨晚出现呼吸衰竭现象,特别庆幸今天肺源能到,特别感谢陈院长!”患者女儿激动地说。
陈静瑜是我国著名肺移植专家。2016年,全国204例肺移植,他的无锡团队完成136例,成为全球第二大肺移植中心。这场从湖南到北京的生命接力,陈静瑜不仅是手术的主刀医生,而且也正是得益于他的建议,器官快速转运才得以实现。
2015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陈静瑜提出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建议。2016年5月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决定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确保捐献人体器官转运流程的通畅,将器官转运环节对器官移植患者质量安全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已经有好多个案例,各地各系统给我们一路‘绿灯’,现在作为医生非常坦然,以前是直到供体在天上‘飞’了,我们才能放下心来。”陈静瑜说。
今年,陈静瑜准备了包括加快脑死亡立法等在内的三份建议。陈静瑜认为,采用脑死亡作为死亡标准,有利于维护死者尊严、大幅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满足司法实践需要,也有利于提高器官移植的数量和质量。脑死亡的各脏器组织有较强的活力,为移植成功提供了先决条件。可以预期,在脑死亡立法以后,更多需要器官移植的垂危病人能获得重生机会。
3日晚,回到江苏代表团驻地,陈静瑜又开始紧张“补课”,准备会议发言。而4日晚,等待他的还有另一场救命手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