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裁缝”回归观察

【编者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日前,省政府出台“十五条”新政策,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力促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劳务大市潜江,“潜江裁缝”是知名劳务品牌。近年来,一个现象引人注目:昔日外出发展的15万潜江裁缝,约有三分之一回乡创业。他们的回归,透露出哪些信号?对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有何启示?连日来,记者多方采访,今起推出系列报道“‘潜江裁缝’回归观察”,敬请关注。

超三成“潜江裁缝”回乡谋发展

“两年前,还有一些广东、福建的老板开着车来这里接工人,但现在几乎看不见了。”昨日,潜江市王场镇裁缝舒代梅指着镇路口方向说。

1994年,22岁的舒代梅和工友们踏上南下的列车,在广东、福建等服装企业打工。如今,40多岁的她已结婚生子,在家门口的“强宇制衣”厂工作。

1998年,潜江推出“阳光工程”,着力打造劳务品牌,将服装大军以“潜江裁缝”的品牌整体输出。期间,该市财政、农业、劳动、妇联、教育等9部门联合成立了“潜江裁缝”劳务品牌指导小组,通过精心培育和引导,让15万农民“洗脚上田”,掌握一技之长。潜江裁缝凭借人数多、技术好、勤劳诚信等特点,纷纷下沿海、闯海外,形成闻名全国的一支劳务大军。“潜江裁缝”于2007、2008年连续两届入选“中国十佳劳务品牌”。高峰时,潜江人在外创办服装企业逾1000家。

星移斗转,势异时移。来自该市经信委的统计,15万潜江裁缝中,已有5万余人回到本地发展。

在该市张金、渔洋等乡镇,沿途不时可以看到各种服装加工企业的招牌,这些遍布城乡的中小服装厂和作坊,几乎都是由回归的“潜江裁缝”所创办。

近两年,这里的服装厂如雨后春笋涌出。初步摸底,仅张金镇就有近200家作坊和中小服装企业,吸纳就业过万人。

从凭一把剪刀出门饱肚子,到举家返乡挣票子,回归“潜江裁缝”选择背靠本土大企业,以“合作伙伴”的身份融入当地服装产业链。2014年,田辉正、田红英夫妻从广东打工回来,在家乡张金镇创办“正荣制衣”。这个600多平方米的小厂附近200米范围内,就有6家小服装企业。

湖北奥瑟夫制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焱说,公司每年订单有近半分包给回归就业、创业的潜江裁缝,“他们有手艺,质量能保证,我们的经营不再是过去订单、生产、销售等一条龙,分工更细了。”

潜江热情拥抱回归游子。记者从该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了解到,该市已着手制定《潜江市纺织服装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去年7月,该市与武汉纺织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经济新常态下,推进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服装产业从“潜江裁缝”到“潜江服装”的跨越。

曾经的漂泊 现今的踏实

南下打工求生存,重返家园谋发展。是什么让“潜江裁缝”绕了一圈又回到故土?他们重返家乡,生意做得如何?

连日来,记者追寻回归潜江裁缝的足迹,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市场变幻,触摸时代脉搏。

南下的不安

2014年春节过后,40岁的王场镇裁缝胡菊凤没有再追赶那趟熟悉的列车。

沿海,对胡菊凤的吸引越来越小。尤其是2013年,她开始感受到强烈的不适:面对的不再是做不完的订单,而是“被动”地接受各种假期……这一年,由于收入减少,加之日常开支增加,年底从广东带回的钱不到1万元。

令她焦虑的,还有老板们的热情减退。10年前春节一过,家乡的街头总会有操着异地口音的老板来招人,有的甚至预付好工资,将一沓钱塞给打工者。

即便是在5年前,元宵节一过,成群结队的大车小车鱼贯而出,“潜江裁缝”在家乡交警的护送下重返沿海地区打拼。“现在,老板想的是尽快把厂房迁走。我们能选择的就是回来。”她说。

对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感受更强烈的,是企业经营主。

2014年,在深圳开办服装企业的潜江籍老板黄发安的日子不好过。企业有3000人,为了接到订单,黄发安参加美国沃尔玛服装接单会,情况却不乐观。沃尔玛方面开出的订单种类多、数量大,但价格太低。

随行的生产高管不断提醒他:国内的人工成本比东南亚国家超出1倍以上,对方开出的订单价格已经超出国内企业能够承受的底线。

再三犹豫的黄发安还是接下一笔100万件的服装订单,临走时他不断听到美国人说:“你们做得了吗?”

回来后,全厂工人全部加班,终于在一个月里完成了订单。最后一算账,除去支出,企业压根没赚到钱。

黄发安心里清楚,明知道订单赚不到钱,也不能让工人们闲着——没有工人,企业就真完了!

此后两年,这种纠结几乎变为习惯,黄发安愈发不安:还能熬多久?

2016年,随着湖北比帆制衣有限公司在潜江成立,黄发安踏上回迁之路。

抱团好取暖

“服装生产,就是跟着工人走——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去东南亚,要么回家。”湖北奥瑟夫制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焱说。

数据显示,2005年,潜江人在广东创办各类大小服装企业有200多家,而今,潜江本土服装企业数量已达400余家,规上企业60余家。

裁缝纷纷回归,加快了企业回迁的步伐。回到家乡,新的烦恼便摆在面前。

2012年落户的湖北奥瑟夫制衣有限公司企业员工数量一度达到1000人,投产后人员却始终不稳定,越是到生产旺季越难招到工人。

原因何在?他们调查发现,中小服装厂和制衣作坊大量兴起,在用工高峰,有作坊老板高价挖人。

矛盾如何化解?在沿海市场经受过大潮洗礼的潜江裁缝们尝试抱团合作,一批“兄弟企业”,“伙伴企业”纷纷涌现。

仅奥瑟夫公司,就与当地数十家小型服装厂合作,将公司每年近半订单外包出去,“一件衣服代工费40元,如果自己做没利润甚至亏钱,外包出去一件能有5元纯利润。”

这一新型关系颠覆了过去企业接单、生产、销售一条龙的模式。对于奥瑟夫这类龙头服装企业来说,数量庞大且可靠的“伙伴”足以帮助其完成更多订单,自己仍有利可图。

细化分工,利益均沾,企业更多地在管理上寻求利润空间。仅奥瑟夫一家企业员工数量就从千人规模缩减一半,国内订单占比过半。“船小好调头”成为在家门口生存的一大法则。记者了解到,若在广东开办一家3000人规模服装企业,各类管理人员需近百名,仅此一项每年成本支出就达数百万元。

“新衣”的磁力

武汉市多福路汉正街龙腾第一大道,一座“翡翠座”大楼内,大批年轻人伏在电脑前,润色服装设计底稿。

这里,是去年成立的汉正街创意设计中心——通过引进广州、杭州及武汉三地的优秀设计师团队,成为汉正街转型原创设计服装设计展销的核心区。

“原创设计是服装行业的魂。”非池中物设计工作室负责人阳俊说,大批原创服装最后通过实体店或网店集中展销,市场反响强烈。

火爆的订单,迅速“烧”及100多公里外的潜江。急迫的武汉客商慕名来到潜江寻找生产伙伴,当地各类大小服装厂几乎都是马力全开。

去年10月,位于潜江市渔洋镇的湖北远之瀚制衣有限公司的70余工人白天几乎没离开过车间,3000多件汉正街服装订单在一个月内赶出。公司执行总裁刘强说,原以为是利润薄、品质差的订单,但版型打到厂里,大家都吃了一惊:“设计、款式、用料……都十分讲究。”

汉正街龙腾服装商会秘书长刘在军说,汉正街商户正迎来“80后”和“90后”接班潮,“他们不再满足于前辈人卖‘仿版’、‘地摊货’,转而追求品牌、原创设计。”

记者从汉正街创意设计中心方面获悉,汉正街今年秋冬款服装交易量同比增长20%以上。

新业态、新机遇,汉正街“新衣”的故事仅仅只是我国服装业转型的缩影。近年来,UR、ZARA等快时尚品牌及原创个性品牌入驻国内,也为回归的潜江裁缝开启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大门,更开启了他们对这场“迁徙”更深的思考:回归,不再是重复南下时的低端、简单的老路,而是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扩展生存空间。

“我们不走回头路。”刘强说。

让“金饭碗”成为“聚宝盆”

20年前,10余万潜江裁缝“东南飞”,在沿海地区用汗水创造奇迹和辉煌。而今,他们纷纷回归,固守老手艺,开启新生活。他们的底气从何而来?如何擦亮“潜江裁缝”知名劳务品牌、适应市场变化焕发新的活力,为湖北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潜江裁缝”在探索,我省业界人士也在思考。

服装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

潜江强宇制衣厂有员工近70人。老板黄仁平说,管理层就是家族里的几个亲戚,有订单就召集员工赶制,淡季时就放假回家。

“只要订单量足够,就有得赚。”黄仁平坦言,家门口人力等成本支出较低,这使得不少服装老板愿意回来。

黄仁平的说法代表了回归潜江裁缝们的心声。不过,严峻的现实是: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服装业,眼下面临着双重竞争。一是发达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仍居主导地位,我国在纺织科技、品牌文化、营销等高端领域仍处于弱势;二是以东南亚为主的国家和地区,凭借成本、资源等优势,成为有力竞争者。正因如此,曾在沿海地区风光无限的纺织服装业中,不少企业近年来或移师东南亚,或转移到我国中西部发展。

产业转移,大势所趋。面对双重竞争,是什么让回归“潜江裁缝”坚守着“老行当”?

信心。湖北比帆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发安认为,中国纺织服装制造地位不可能被国外取代,一方面,国内市场在壮大,耐克、阿迪等中国销售额年增长超过20%,国际服装品牌大举进军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尽管国内劳务成本优势减弱,但东南亚等地服装生产水平要超过我国还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中高端服装制造领域,中国仍有绝对优势。

变化。湖北纺织产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胥朝阳认为,纺织服装产业正催生出诸多新变革,如“互联网+”时代,其生产方式由传统大规模制造向个性化批量生产转型;新商业模式、经营模式涌现、智能制造技术兴起,促进服装智能技术和装备应用。

市场。所谓穷也穿衣、富也穿衣,“衣食住行”中的“衣”体现出服装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回望过去,是服装工人和企业率先站在沿海城市发迹前沿;当下,也是服装始终被“淘宝”等电商平台视为最赚钱的卖点,在现实和虚拟世界,这一传统产业都展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只有夕阳的企业,服装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胥朝阳说。

打造“中国服装代工第一品牌”

“潜江裁缝”的金字招牌,让在外打拼的十余万潜江服装工人备受欢迎,如今他们纷纷回乡盖房建厂,捧着“金饭碗”收获幸福。

记者采访的潜江裁缝们,几乎都已为人父母,少有年轻面孔。这些刻着时代印记的面容是否就此老去?

“潜江裁缝”品牌策划人张亚平说,中国经济正进行深刻转型,单纯提打造“潜江裁缝”品牌已没有意义,“最重要的是挖掘品牌附加值。”

如何挖掘?劳务品牌如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潜江裁缝’亮点在工人,应在生产上做文章。”他认为,潜江有一流的产业工人,有众多涵盖高、中、低领域的服装企业,通过整合优化配置资源,完全有能力打造为中部服装产业基地,将“潜江裁缝”品牌转变为“中国服装代工第一品牌”。

胥朝阳认为,“潜江裁缝”劳务品牌有巨大的无形价值,对引进沿海优质品牌企业落户有吸引力。潜江有基础打造中部、甚至全国的服装代工基地。

“别小看做代工的,富士康集团把电子制造代工做到极致,富可敌国。”张亚平说,打好“潜江裁缝”品牌,潜江也能实现从“金饭碗”变“聚宝盆”的转变。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实现服装产业从“潜江裁缝”到“潜江服装”的跨越,需要在规划、产业升级、技术培训等一系列环节迅速跟进做实。

如何转型升级?潜江市委书记胡功民称,就是要把智能制造、“互联网+”以及其他新模式引入潜江服装产业,通过资产重组,与全国知名服装集团联合建设万人工厂,打造服装界的“富士康”。

传统产业焕发新动能大有作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创新驱动,振兴实体经济。透过“潜江裁缝”回归的步履,人们有理由相信,以服装产业为代表的传统实体经济,在经济新常态下完全可以为湖北带来更多惊喜。

胥朝阳说,我省重点打造“武汉-鄂州-黄石”、“武汉-仙桃-荆州-宜昌”、“武汉-孝感-随州-襄阳”纺织服装产业经济带,以及由“武汉-仙桃-天门-潜江”构成的“江汉服装走廊”,已呈现鄂东带、平原带、汉江纺织带“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新格局中,各地特色逐渐明晰,如仙桃无纺布、襄阳棉纺等,加上潜江借劳务品牌培育代工基地,“湖北就可形成具有区域特色、一定规模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态势。”

在他看来,湖北不仅要有劳务品牌,更应在创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经济上做足文章。

胥朝阳说,尽管传统产业不及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GDP来得快、贡献大,却是富民强市的稳定来源;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纺织服装产业较汽车、钢铁等产业,在实现“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过程中,也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数据显示,我国服装加工业每年都保持8%至10%的增长,高于全国GDP增幅。

看国内,广东、浙江、山东、江苏等经济大省,同时也是服装强省。

湖北服装产业,是一块尚待雕琢的“璞玉”。(湖北日报记者彭磊 通讯员雷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