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年终盘点:2016年这些数字深刻影响世界

365天,24小时,1440分。每时每刻,都有故事发生,留下数字印记。即将过去的2016年正是被这一连串数字串起,承上启下。枯燥数字背后,是理性,是真相,更是趋势。解读数字,可知以往,或可窥未来。

 ——1712万

这是英国“脱欧”公投中反对本国继续留在欧盟的人数。6月24日举行的公投收到3300万英国民众投票,51.89%的人支持英国“脱欧”。

公投至今已半年,“脱欧路线图”却仍“云里雾里”。有关“脱欧”的谈判完全没有前例可循,巨大不确定性笼罩整个欧洲。

明年将是英国“脱欧”进程的重要节点,英国政府将在明年3月底前启动“脱欧”谈判,如何理顺英国与欧盟的关系将是重中之重。欧盟方面表示,已经做好展开谈判准备,英国“走好不送”。

“黑天鹅”已展开翅膀,英国“脱欧”对欧洲一体化带来的冲击影响深远。面对仍在持续的难民危机,面对依然疲软乏力的欧洲经济,面对“疑欧”“脱欧”及各种极端思潮泛滥,欧盟如何保持凝聚力继续前行?欧洲一体化进程“搁浅”将对全球多极化格局产生什么影响?英国、欧洲,乃至全世界仍在关注。

  ——12

难民!还是难民!今年以来,仍有超过38万难民来到欧洲,超过4800人在地中海死亡或失踪。最后一根“稻草”的重压之下,欧洲民粹政党和极右翼政党纷纷崛起。

据英国广播公司统计,12个欧洲国家的极右翼政党影响力急剧扩大,这些宣扬排外、“疑欧”和民粹主义的势力已由点到面,渐成气候。

包括奥地利自由党、法国国民阵线、德国选择党、意大利五星运动党、荷兰自由党、英国独立党等在内的极右翼政党在本国民调中势头凶猛,已对传统主流政党造成不小压力。

当极右翼势力遇到欧洲大选年会发生什么?2017年,德国、法国、荷兰等国的选举结果或将揭示欧洲政治生态的重大变化。

——304和227

与欧洲民粹思潮兴起交相呼应的是,大洋彼岸的美国迎来了具有反全球化倾向的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11月8日举行的大选中,特朗普最终赢得304张选举人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赢得227张选举人票。

表面看,选举结果十分明朗。但实际上,希拉里赢得的选民票数比特朗普多了280多万张。反差背后,是选民的迷茫和美国的分裂。

本次总统选举被美国媒体称为迄今“最丑陋、最分裂”的一次大选:人身攻击、绯闻和谎言满天飞;“党派极化”“政治分裂”“种族紧张”等一系列严峻现实更成为全球持续热议的话题。

明年1月20日,特朗普将正式就任美国总统。然而民调显示,多数选民对新当选总统能否将国家重新团结起来疑虑重重。

极化走势未停,离心力仍在加剧。最能概括美国现状的一句话恐怕就是:“选出了总统,却没找到答案。”

  ——40%和70%

对美国新总统来说,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很可能是叙利亚局势。持续5年多的内战,在叙利亚政府军收复北方重镇阿勒颇之后,会走向何方?

从当前形势看,政府军占据上风,控制了大约40%的国土和约70%至80%的人口。阿勒颇战事结束更被看作叙利亚战场的重要转折:5座重要城市——大马士革、拉塔基亚、霍姆斯、哈马和阿勒颇已全部处于政府掌控。

然而,阿勒颇西面是反政府武装控制区,东面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控制区,被两面夹击的政府军如何守住阿勒颇并继续向其他地区推进仍是问题。相当数量武装人员集结在那些尚未被收复的地区,这对政府军来讲是“硬仗”。

战事背后,更是大国之间的角力与博弈。战在叙利亚,战也不在叙利亚。随着特朗普正式就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很可能进一步调整对叙政策。实现叙利亚的稳定与和平,恐怕依然是一个艰巨挑战。

——69

除了战争,疾病也是影响人类寿命的一大重要原因。今年以来,寨卡病毒开始在全球肆虐,69个国家和地区曾报告出现寨卡病毒传播,其中28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与寨卡病毒相关的小头症及其他神经系统病变。

幸运的是,世界卫生组织11月18日在日内瓦总部宣布,寨卡病毒及其引发的神经系统病变已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卫组织将以长期应对机制来对抗这种病毒。

寨卡病毒的传播与埃及伊蚊有关。世界卫生组织警告称,所有埃及伊蚊流行的国家都面临病毒本地传播的风险。但是,关于寨卡病毒本身及其引发的其他后果仍需要进一步科学研究来证实。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为有效实施寨卡战略应对计划,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需要1.125亿美元资金。如此看来,2017年人类还将继续团结一心抗击寨卡病毒。

——2摄氏度和1.5摄氏度

国际社会团结一心的话能有多大力量?11月4日,由近200个国家共同努力达成的全球气候协议《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为2020年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按照这一里程碑式的协定,各方将共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威胁,以实现将全球气温控制在比工业革命前高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

不过,《巴黎协定》的具体执行细节仍有待制定,或将面临“生效在先,执行细节完成在后”的情况。协定的真正落实,还需要各方继续释放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政治意愿以及转变自身经济发展方式的智慧和勇气。

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决心已下,关键在于行动。

 ——6.5%和3.4%

展望2017年,全球经济很可能仍在低迷中挣扎,并存有诸多不确定性。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如能平稳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对全世界来说都会是一个好消息。

2016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为6.7%,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好的经济增速之一。明年,中国将迎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之年。多位专家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目标或将从6.5-7%的区间下调至6.5%,以腾挪出更多空间来防控风险和推进改革。

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4日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4%。两相对比,中国如能实现6.5%的增长,本身就将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一次将明年的中国经济工作总基调定位为“稳中求进”,且把这一总基调提升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不难预测的是,经济保持平稳发展之下,未来中国仍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郑昊宁 徐力宇)(新华社专特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