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沙街村的华丽蜕变

近年来,潜江市竹根滩镇沙街村多管齐下推动乡村建设,建强组织堡垒,以清廉文化润泽文明乡风;深耕土地流转,用特色产业赋能乡村发展;坚持齐心协力,靠环境整治扮靓乡村面貌,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日,记者走进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探寻它的华丽蜕变。

释放土地活力 拓宽增收渠道

沙街村作为竹根滩镇最早推行土地流转的乡村之一,初期并非一帆风顺。起初,不少村民对土地流转持怀疑态度,担心租金不稳定和土地被浪费。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镇人大代表和村干部积极开展工作,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动员会等方式,耐心细致地解释土地流转的诸多好处。最终,赢得了村民的支持。

如今,沙街村共有1478户村民流转土地,流转面积达1073亩,通过大力发展潜江蔬菜、潜江半夏、潜江大豆等特色产业,打造了潜江大豆-乐事马铃薯高效轮作种植基地和半夏种植基地,并采取“基地+农户”的模式,将外滩850亩土地流转给相关合作商,这种模式不仅让土地得到了更科学、高效的经营,也为村民带来了稳定的租金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6万元增长到了31万元。

同时,土地流转也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为当地农产品走向市场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合作商入驻后,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升级。

“以前土地荒着也没有多少收入,现在流转出去,每年能有一笔不少的租金,还能在基地做工,两边的收入加起来,日子越过越好啦。”村民黄大爷喜滋滋地说。

绘就生态画卷 打造宜居家园

在注重土地流转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沙街村也没有忽视环境治理。近年来,该村以打造美丽乡村为目标,全面推进环境治理工作,致力于为村民创造一个整洁、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沿着沙街村的主干道前行,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绽放,干净整洁的道路让人眼前一亮。以前,村里垃圾随意堆放,污水乱排的现象较为常见。如今,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系统,村里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记者在沙街村看到,村民们正有条不紊地收拾屋后杂物,推进厕所改造。去年底,沙街村“两委”实行干部包组,逐户排查,建立起“厕所建档,灭旱除臭”工作机制。目前,全村已完成85户厕所改造,剩余部分也在有序进行中。

在村民聚居区,一幢幢楼房错落有致,村庄环境整洁有序。“村里现在道路变宽、刷黑了,出行更加方便了。厕所改造好了,环境变美了。”沙街村六组村民杨克艳感叹,环境治理让村子变得更加宜居,大家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此外,沙街村还积极开展绿化美化行动,在村庄周围和田间地头种植各种花草树木,打造了一道道绿色风景线。村民们在忙碌之余,还能在乡村绿道休闲漫步,享受田园生活的美好。

推进清廉建设 构建和美乡村

近年来,沙街村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将清廉村居建设与共同缔造活动相结合,打造了清廉文化广场和青莲池,让清廉文化教育从会议室延伸到池塘边、道路旁和广场上。同时,村里严格执行农村集体工程项目会商制度、“四议两公开”等财务管理制度,将“小微权力负面清单”纳入村规民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为乡村“小微权力”筑牢防腐“堤坝”。沙街村凭借出色的表现,分别于2018年、2021年荣获“省级美丽乡村”和“省级生态村”称号,2023年又获评清廉村居省级典型村。

通过土地流转与环境治理,沙街村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的双赢,展示了一个美丽乡村发展的新路径。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沙街村正以独特的魅力,继续书写着土地流转谋发展、环境治理绘美景的精彩篇章。(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 莹 艾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