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 彭磊 通讯员 成妍
16日15时,潜江市江汉艺术职业学院礼堂内,花鼓戏《焚香记》拉开了第二届湖北省荆州花鼓戏艺术节展演的帷幕。
台上,精彩演绎;台下,座无虚席。
这一幕,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院长吴培义早已习惯,从农村到城市,其剧团演出总是一票难求。
传统花鼓戏为何在这里展现出蓬勃生机?
创作精品筑牢发展之基
5名国家级艺术家、60余位演员——这是位于潜江的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省实验花鼓剧院的家底。
成立于1956年的潜江市荆州花鼓剧团,1993年升格为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2012年划转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构。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电视的兴起与普及,传统戏曲出现衰败气象,观众流失,许多院团难以为继。然而,这个地方剧团历经数十年仍枝繁叶茂,成为传承弘扬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力量。
原因何在?吴培义告诉记者,抓精品创作,正是院团得以发展壮大的基础。
这里,精品戏创作几乎从未中断。1975年移植现代戏《平原作战》赴京参加全国文艺调演、1984年大型现代戏《家庭公案》进京演出引起轰动、1990年花鼓戏《原野》进京演出……
2008年,堪称潜江振兴荆州花鼓戏的发力之年。当年,该市出资近700万元新创大型现代荆州花鼓戏《生命童话》,讲述了一群艺校学子毕业进入剧团后,排演抗震救灾戏的故事。仅2008年至2010年,该剧就在全国多地出演近30场次。
近年来,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机遇下,潜江精品创作加快步伐;2014年出资50余万元打造青春版花鼓戏精品剧目《五女拜寿》,去年出资80余万元改编传统经典剧目《秦香莲》,此次省荆州花鼓戏艺术节上又首演《焚香记》。
伴随着这些精品剧目创作,走出一批如胡新中、吴培义、李春华、孙世安等国家级艺术家,这些名角名家产生了最有力的市场号召力。
据悉,该剧院平均每年演出超过200场次,场均爆满。
搏击大潮心如止水
16年前,14岁的潜江女孩吴珍珍和21位小伙伴一起,就读首届华中师范大学戏曲大专班。如今,她在《焚香记》中担任主角。
2000年,潜江为培养花鼓戏传人,壮大演艺队伍,与高校合作开大专班,陆续招来22名学员。6年过去,孩子变演员。
他们一度也曾彷徨。演员马红丽说:“外面歌手一次出场动辄数万元,可十几个人表演的一场花鼓戏收入才1万多元。”
然而,这些年轻人却留了下来。吴培义说,22名年轻演员,除一名因个人身体原因转行外,其他均留在潜江。
潜江凭什么留住人才?吴培义说,靠的是搏击市场经济大潮的闯劲,靠的是传承传统艺术文脉的信念。花鼓戏发于民间质朴之心,薪火相传,是面对艰苦时的乐观向上,是直陈社会美丑的勇气智慧。质朴、乐观、寻求精神上的乐土,这一价值观从戏内延续到戏外。
在该院,老中青演员们亦师亦友。马红丽说,最幸福的是和大伙儿唱花鼓、说花鼓,一起吃饭时还不忘拼拼高腔。
捧新角也是该院一贯传统。2006年,该市创作青春版《生命童话》,把当年毕业的年轻演员陆续送上省艺术节、全国地方戏展演、全国第九届艺术节等舞台上。而今,这批年轻人已挑起潜江花鼓戏演出的大梁。
保护传承与时俱进
2012年前后,花鼓戏市场化改革的探索在江汉平原一些城市开启。潜江市却选择了另一路径:确认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为全额拨款的国有公益性事业单位,担当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任。
也是这一年,一系列围绕花鼓戏传承保护的动作陆续展开:市财政每年拿出10多万元返聘国家一级演员胡新中、李春华退休后在潜工作;推广戏曲走进校园、两次举办“戏迷潜江”大赛,影响覆盖江汉平原……
在潜江人看来,传统戏剧日益艰难的生存环境,源于时代变化,唯有融入时代性的改革才是花鼓戏重焕生机的关键。
细数潜江培育花鼓戏市场脉络,无不体现其对“时代”两字的敏感:在“广场舞”带来的全民健身热潮中、在众多现场选秀类节目刺激着人们感官时,潜江从中去粕存精,通过“戏迷潜江”等活动,将花鼓戏打造为健康积极、趣味盎然又没有视觉污染的“绿色娱乐”;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潜江用花鼓戏寓教于乐,使之接地气;在全国一些歌厅、音像店里,人们还能点上荆州花鼓戏自听自唱……
越传承,越兴旺——潜江用多年的实践证明,传统艺术的出路可以越走越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