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特区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报告”

新华社深圳8月26日电 题:勇立潮头闯新路 争创全球新标杆——从经济特区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报告”

新华社记者王攀、周科、孙飞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日前发布。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精心谱就的发展蓝图;这也是深圳迎来成立经济特区39周年的重要时刻,疾声吹响的奋进号角。

从40年前的先行先试、“杀出一条血路”,到今天的创建先行示范区;从“摸着石头过河”的经济特区,到未来可复制、可借鉴的城市范例、全球标杆,循着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前行的深圳,不仅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更能为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南海之滨,东方风来;鲲鹏击浪,万里无垠。当前,从高质量发展到民主法治建设,从城市文明和民生幸福,到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广东将举全省之力支持推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正在谋划一批有含金量、示范性的重大改革创新政策,争取一批有引领性、突破性的先行先试政策,创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和全球标杆城市奋勇前行。

面向“两个一百年”,打造践行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转型的“国家引擎”

这是一把时间的尺子,描绘了一座中国城市的勃勃雄心和奋进信念。

——到2025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这是一份字数不多却一字千钧的任务书,承载了一个国家面对复杂形势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全面提升民主法治建设水平、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提升教育医疗事业发展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

深圳市委党校巡视员、深圳行政学院副院长谭刚说,从特区到示范区,不仅意味着深圳角色和定位的转变,更意味着这座城市将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的“国家引擎”,书写新时代“春天的故事”。

“全市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为各项工作的总牵引、总要求,倍加珍惜机遇,坚定信心、笃定心志,始终牢记党中央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全面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说。

8月的深圳,晴空丽日,位于深圳市中心的“拓荒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凭借“敢为人先”的精神与气质,锐意改革、敢闯敢试,深圳在近40年间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改革开放成就了深圳,深圳自身的发展也印证着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深圳市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黄玲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上,部署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从更深层面彰显了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路径的思考与判断。

从39年前的经济特区,到今天的创建先行示范区,在相关专家看来,意见赋予深圳肩负的全面深化改革试验田的重任,可以分成综合性改革和单项性改革两大类。

谭刚等受访专家认为,在综合性改革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在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下,深圳被赋予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的权限,可以清单式批量申请授权方式,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先行先试;而在单项改革方面,意见充分考虑了深圳在科创、海洋、教育、民生等领域的巨大潜力,提出了数以百计的改革和创新方向,其中许多政策、举措具有世界级影响,其后续效应备受期待。

“以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例,意见还同意深圳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探索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这些都是非常实际的举措,对于保护我国海洋权益、推动全球落实‘海洋命运共同体’,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谭刚说。

从“主阵地”到“示范区”,区域协同发展的容量更大、质量更高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为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我国已建设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随着意见的发布,备受瞩目的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也浮出水面。意见提出,支持深圳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主阵地’也好、在大湾区发挥关键作用也好,都是前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要求中没有出现过的新提法,这凸显了深圳创建先行示范区,在带动区域协同发展上被国家赋予了特殊的功能和地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燕说。

当前,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万家,数量仅次于北京,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最具科技创新力的城市之一。但深圳也面临着基础研究短板,少有国家布局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重大创新平台,创新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不足等问题制约深圳科技创新的再发展。

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说,要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下一步深圳将聚焦大装置、高平台、顶尖人才、政策体系、创新文化等建设,需要区域协同推进,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全国范围内组织、协调资源。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与区域协同发展齐行并进的缩影。多数专家认为,在中央顶层设计和深圳自身优势的双重作用下,“先行示范区”将在多个层面融入区域协同发展,与其他城市和地区“协力前行”。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表示,以同样在8月成立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为例,“临港新片区”和“先行示范区”共同构成了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组合拳”。

从指导思想,到具体部署保障举措,“粤港澳大湾区”出现在意见的各个层面,文件还在多处要求深圳与香港、澳门开展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

“要把握新机遇形成新认识实现新作为。”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说,前海将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探索与港澳规则衔接,加快建设创新特别合作区,协同香港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努力在大湾区建设中走在最前列。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从创办经济特区之初,向香港学习、借鉴了大量发展经验,现在深圳创建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是无缝对接、融合的,深圳的探索和做法,完全可以给包括港澳在内大湾区的其他城市参考,彼此相得益彰、互学互鉴,相互弥补发展中的困境和不足。”曲建说。

从“七有”到“标杆”,城市民生新期待书写“更美好生活”锦绣画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在意见中,“七有”升华成为“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

“一字之变,说明作为先行示范区,在推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方面,深圳要走在时代前列。”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对于广大群众来说,这意味着关乎切身利益的众多民生短板,将得到有效的“补全”。

这是一幅居民美好生活的温馨图景——

谭刚说,如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要善于利用好的培育、优质的教学资源,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不仅是能看病,而是要有好医生来看好病,把病情能很好解决。

深圳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廖远飞说,意见共有19处涉及民政工作,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传达好学习好贯彻好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圳民政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

如以构建高水平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实现“老有颐养”,深圳将以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米为切入点,通过建立深圳统一的智慧化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做实政府基本保障、居家社区联动、机构养老3种服务。

这是一首新时代蓬勃迸发的文化好声音——

今年4月,华强方特的东方神画主题公园获国际主题娱乐协会的“杰出成就奖”。位于深圳南山的华强方特总裁刘道强说,几千年中华文明是取之不尽的宝库,女娲补天、牛郎织女、水漫金山……我们的主题乐园里满满都是中国味。

2018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621.77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10%。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深圳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将进一步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推进建设更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这是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乐章——

如今,即使在冬天,深圳湾畔仍然生机勃勃,黑脸琵鹭结伴涉水觅食,红嘴鸥在低空划出优美弧线。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年1-6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显示,深圳市在168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第4位。

在深圳大沙河与深圳湾交汇处的护河志愿服务站“沙河·尚”U站,一群护河治水志愿者“河小二”,正常态化的开展巡河、检测水质、垃圾分类等活动。“加入这一U站的义工已超过3000人,我们还以此孵化了南山区生态环保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环保社会组织。”南山团区委书记金翠说。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改革开放的指引下,深圳从贫困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蹄疾步稳、扬帆启航,新一轮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正在这里不断掀起……(参与采写:王晓丹、吴燕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