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门禁留下一串问题 校园完全开放有何难处?

近年来,多所高校因对校园开放作出限制措施引发各界关注。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院校均对校外人士入校设限。近期,南京大学一度发布公告,对该校鼓楼老校区试运行行人门禁管理,再次引发各界讨论。校园开放,当真已成为中国大学的负担吗?

增设门禁有何道理?

对于试行门禁管理的做法,南京大学保卫处表示,鼓楼校区由于地处市中心,周边流动人员众多,安装门禁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门卫管理,维护校园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据保安介绍,学校师生员工需刷卡进入,校外人士只需说明来意,登记姓名、身份证号及手机号便可进入。

南大校园门禁试运行当天,不少学生在校内论坛表达了意见。一位同学发帖称,“早晨排队刷卡过闸,都快堵成‘包子铺’了”。也有同学表示,门禁有助于解决校外人员涌入带来的无理占座、广场舞噪音、偷盗发生率上升等棘手问题。

不同的声音还来自文保人士。南大鼓楼校区五座校门中,汉口路校门已被列入南京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按照《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条例的要求,门禁建设需要向相关部门报备审批。有文保人士据此向市政府提出诉求建议拆除门禁,“希望相关部门督促整改”。

校园内外,争议四起。南京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曾就南大是否应安装门禁发起投票,截至发稿时,参与投票的网友中50.7%表示“反对”,49.3%表示“支持”,两方意见基本持平。

在多方关注下投入运行的南大校园门禁,确实没过多久就“偃旗息鼓”。南大保卫处作出的解释是,“因学生上课人流量过大,造成一定拥堵,因此暂时停用。”但是,一座门禁,却留下了一串问题……

完全开放有何难处?

实际上,早在南京大学校园门禁计划“试水”以前,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多所国内知名院校已设立校园门禁。比如,清华大学曾出台《清华大学校园参观管理规定》,限定校园参观开放时间为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期间。北京大学也对校外人士入校参观采取网络预约制度,团体参观还需遵从指定路线、指定时间,并在巡查管理员指导下进行。

“一味要求名校不设门禁,名校也有难处。”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鸣对半月谈记者说,名校旅游热是高校设置门禁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商家利用学子和家长对名校的向往把名校炒成“景区”,各种游学团、夏令营大行其道。

也许,以校内如海樱花闻名,却多年体验“樱花节”变为“樱花劫”的武汉大学于此更有苦衷。今年早春樱花盛开时节,有游客在武汉大学游览时剧烈摇晃树干,人为制造“樱花雨”,也有游客折下枝条编成花环、留作纪念……

据了解,除游客参观不文明行为外,校园安全和教学秩序缺乏保障,科研教学有限资源被外来人员不合理占用,商业机构和广告宣传“野蛮生长”等问题也成为高校设立门禁的原因。开放,似乎正成为中国大学不能承受之重。

开放机制如何更科学?

说起曾做过大学“旁听生”的名人,很多人都能列出一串名单。这一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特殊风景,彰显了开放校园的必要性。但轶事讲起来容易,政策当如何落到实处?

“大学是传播知识、问学求道的地方,它需要安静,更需要安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一名教师对半月谈记者表示,开放式校园固然是西方大学校园的主流,但中国高校建设规划应首先立足中国现实国情,保障师生教学、科研正常秩序。

“南大素有兼容并蓄的传统,校园完全封闭与学校气质不符。”就职于江苏某公司城市公用事业部的南大校友黄亮亮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科学的开放机制”。

到底如何在校园开放的同时,兼顾学校的正常秩序、文化氛围?张鸣认为,校园开放不能为商业化潮流裹挟,需要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提高游客素质,在开放前提下提升管理的针对性,不搞一刀切。“设立门禁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校园安全问题,重要的是增强校园安全的常态化监督和管控。”沈阳市某法院法官、南大法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刘强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建议,校园开放机制可以借鉴社会治理的多元模式。如可引入由政府出资的专业机构,建立完全属于公益性质的第三方中介组织,探索与社会共享的高校“资源开放俱乐部”,并招募志愿者参与资源开放的服务与调度工作。(半月谈记者 刘宇轩 郑生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