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优秀人才访谈]做新时代的“职业农民”——访大学生农业创业代表刘海

云上潜江报道 黝黑的皮肤,沾着泥土的衣着,眼前这位年轻朴实的农民,就是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的刘海。

从体面的公务员变成新型职业农民,刘海用了近7年,打造了一个无土栽培果蔬基地——潜江市普丰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从喧嚣城市回归乡野初心

“很多人向往大城市的繁华,但我的心在家乡肥沃的土地上。”选择返乡务农,刘海坚定地说。

2011年,刘海毕业后被广东省湛江市城市综合管理局作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毕业就端起“铁饭碗”,身边的同学和家里乡亲都羡慕不已。

然而农家出身的刘海并不满意,从小喜欢摆花弄草的他说:“我高中时有个梦想,创办一个农业基地,用现代科技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

为追梦,刘海一直在努力。2012年,他和同学在广州成立研发团队,从事无土栽培的研究。一次到一个农业观光园参观,他看到这里不是单纯种菜卖菜,而是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采摘。刘海想到家乡尚无这种经营模式,回乡创业的念头再次撞击心扉。

从“高大上”变得“接地气”

放着公务员不做,回家创业当农民。刘海调侃:“工作从‘高大上’变得‘接地气’了。”

亲友们不理解,“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白读了”,还纷纷以自己的经历,劝诫刘海种田很辛苦,卖果蔬赚不到啥钱。然而,乡亲们不知道的是,田还是那田,但种植和经营方式却迥然不同了。“我要干的是发展无土栽培,不是父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模式。”

虽然多数亲友不看好刘海回家“务农”,但让他欣慰的是,父亲非常支持他。2015年,刘海在熊口管理区相中一块地,雇来挖掘机平整土地,着手搭建蔬菜大棚。每天父亲从家里骑着摩托车到基地帮忙,早出晚归,一直忙到大棚完工。父亲的支持给了他更大的决心。

刘海的妻子刘晓月,是他的大学同学,更是他的“铁杆农友”。从他当初萌生改行念头到创建基地,妻子都在背后打气鼓劲。“基地有今天的规模和影响,军功章里有爱人的一半!”刘海感慨道。

当年11月中旬,基地种下第一批土豆,不到3个月便上市,一个大棚产量2000斤。此时正值春节,市面上新鲜土豆稀缺,这个时间差,让他种的土豆以每斤3.7元的价格在农贸市场被一抢而空。

第一批草莓也同期上市。离开土壤只“喝”水、“听”着轻音乐生长的果蔬,质量上乘,安全洁净,采摘方便,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

把科技“种”在乡亲们田里

刘海的办公室别具一格,看上去像个植物展览馆,尽是泡沫板、支架、植物等。

翻出以前在广东上班的相片,刘海一身西装革履,满脸书卷气。而如今,田间地头的风吹日晒,让他变得敦实而黝黑,若不是谈吐间蹦出一个个专业名词,与普通农民没啥差别。

创业带来的远不止外表变化,更多的是心理磨练。当初搭建智能化无土栽培大棚,需要租赁土地,有几户村民不愿在自家的地里搭建大棚等设施,刘海每天上门沟通,不厌其烦讲解知识……看到刘海的诚恳,村民被感动了,最终点头答应。

创业初期困难重重,刘海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基地路面,是管理区帮忙铺设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获得了8万元产业发展帮扶基金;市科技局为基地资助5万元……”刘海对此满怀感激。

如今,刘海的基地面积已达30余亩。“无土栽培专家”的名声不胫而走,全国各地时常有人慕名前来“取经”,而刘海总会放下手上活,提供咨询和帮助。村民亲切地称他为“刘老师”。

采取“示范基地+农户”方式,刘海与贫困村民建立联系,教授他们种植技术和改良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收入。

刘海说,他不仅要把无土栽培等技术推广出去,使果蔬种植提高产量、提升质量,尽快让乡亲们富起来,还准备将农业和旅游结合起来,把基地逐步打造成为集观光、休闲、采摘、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观光园,“吸引久居城区的市民,来这里采摘果蔬、体验农事,享受乡间情趣。”

有梦想,敢奋斗,就有未来。刘海职业农民的道路越走越宽。(潜江日报记者 洪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