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一名小朋友在机器人大会上与机器人进行互动。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摄
8月15日—19日,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由论坛、博览会、大赛、地面无人系统活动4大板块组成。
大会是一场面向未来的科技盛宴。“机器人生产线”在大会上首次整体呈现;德国费斯托公司制造的仿生飞蝠献出亚洲首秀……此外,灭火机器人、脑控外骨骼等高新机器人也显示出机器人在助残康复、灾害救援、娱乐体验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机器人+”成潮流
在服务机器人展区,一只白色机械臂在手术台上缓慢移动,它将细针刺入一个模拟头部创口,随即,屏幕上显示出创口内的3D图像。“这是国内首台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工作人员向笔者介绍说,“医生凭借这套机器人系统不仅可以简化手术流程、节省手术时间,还能提高手术精准度。”
这台手术机器人吸引了一位老人驻足。老人忍不住感叹道:“技术一年比一年先进,我们的健康也更有保障了。”
如今,机器人已走进生活的方方面面,“机器人+”成为潮流。在现场展出的一款陪护机器人,能进行人脸比对,并提醒用药时间;一款安保机器人,可以在社区巡逻监控,对陌生车牌自动识别;云端智能机器人可以进行情绪判断,眼神交流……
机器人竞赛显身手
8月15日上午,青少年机器人设计类比赛如火如荼地展开。
机器人格斗赛场边,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李沛业同学正在和他的队友一起调试参赛机器人。他向笔者透露,西安交通大学有相关机器人项目支持,自己也很珍惜这次参赛机会。“参赛能开拓眼界,让我们看看‘别人家的机器人’。”
“小心!别磕到!注意转弯!”广西梧州学院参赛队的带队老师王彦庆蹲在竞技台旁,眉头紧锁着指导学生。在休息空档,他向笔者介绍说,自己已经是第3次参加机器人大会了,“大会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造力,创造出更多的高新设备。”
据了解,2018世界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类赛事已在全球各地举办了多场选拔赛,全年共吸引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支赛队4万多名选手同台竞技。
新锐展品明星范儿
今年的博览会上,哪些展品最具创新性?
随着一名工程师点击平板电脑,另一名工程师手中的灰色“狐蝠”开始振动宽大的翅膀并加快节奏,大约5秒钟之后,它腾空飞起,在展厅中央盘旋数分钟,之后落回工程师手中。蓝色“蝴蝶”接着扇动4只翅膀翩翩起舞,越飞越高,之后翩然而下。
它们的研发者是来自德国的费斯托公司,该公司应用工程师徐龙告诉笔者,仿生研究是该公司的一大传统优势,现场展示的一个机械臂就是根据仿生研究而开发的,其灵活性让人叹为观止,仿生蝴蝶和蝙蝠也有望成为应用产品。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研发的蛇形臂机器人是博览会上的另一大明星。该公司现电气工程师王建说,该款机器人刚刚对外发布,主要应用于狭小空间和恶劣环境,完成特殊任务,比如检修核电反应堆冷却管路或者参与抢险救援。(潘旭涛 张保淑 黎继勇 唐中慧)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