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3日电(钟艳平) “‘蛟龙’号7000米的下潜试验于2012年完成,当到达7000米的海底时,我们三名潜航员内心很火热、充满兴奋,我们一直趴在观察窗上观察很难到达的7000米位置的海底世界。在从事‘蛟龙’号研究之前,我甚至都没有去过海边,都是通过纪录片才看到浅海地区漂亮的珊瑚、鱼以及各种各样的奇特生物。但当我真正下潜到很深的海底时,发现这里和想象中的海又是截然不同的风貌,它蕴含着独特的、需要你仔细去体会的美。”中科院声学所海洋声学技术中心副研究员杨波是“蛟龙”号潜水器的主任设计师,也是我国第一批参与中国深潜试验的试航员之一。近日,在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果壳网承办的“我是科学家”首期演讲现场,他分享了自己在7000米以下深海领略到的壮观奇景,以及海底科学探索带给他的震撼与奇妙感受。
杨波表示,我国第一台载人潜水器就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它是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可以达到7000米。杨波负责“蛟龙”号的声学系统,它像人类的眼睛、嘴巴、耳朵,通过发射声波、接收声波来进行水下通讯、定位以及地形地貌的测绘、小目标的搜寻等,是“蛟龙”号比较重要的系统。
“蛟龙”号的组成部分非常丰富,有载人球、氧气瓶、推进器等。当“蛟龙”号从母船上下潜到海里时,下潜之前,一根很粗的缆绳会挂在“蛟龙”号的背上,以便把它从甲板上提起来,然后通过大型A吊板将它放到母船外侧,当“蛟龙”号进入大海后,蛙人小组会迅速靠近它,将主吊缆和龙头缆等几个缆绳与它完全脱离。之后,“蛟龙”号内部的潜航员会快速检测各种设备的工作情况,如果设备工作正常,潜航员和水面进行简短的通信后,就对“蛟龙”号进行注水。“蛟龙”号入水之后,水声通信“手机”便开始工作,以实现“蛟龙”号和母船的实时高速通信,而母船也因此能监控“蛟龙”号在水下的各种状态。
“当下潜的深度超过30米后,潜水器的运行相对趋于平稳,之后则进入完全的漆黑状态。此时打开灯光,你会发现周围游走着萤火虫一样星星点点的亮光,像流动的星空一般璀璨绚烂,让人尽享海底之美。”杨波生动地述说海底世界带给他的惊喜,各种各样的生物和地质现象壮观瑰丽,让人震撼。例如,类似于水母的生物,半圆形地扣在海底;周围蕴含着黑色的锰结核——它是海底的矿藏,未来可能将是人类在海洋面开采的重要矿产资源;还有长得像白菜一样的海葵、长着五个非常长的白色爪子且能爬行的海蛇尾,以及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海参等。
“‘蛟龙’号从出生到慢慢地学习成长,以至后来在我国深海探索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整个过程都非常不容易。”杨波介绍,1992年起,科学家用了十年时间对“蛟龙”号(当时叫“7000米载人潜水器” )进行论证。直到2002年,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才有了“7000米载人潜水器”的研制计划。又经过七年时间,科学家们完成了整个载人潜水器从设计研制、加工建造和水质试验的过程,有了这台实物的潜水器。2009年,“蛟龙”号开始进行海试,当时我国实现的最大下潜深度只有600米。2012年,“蛟龙”号完成从600米到7000米的巨大跨越。为了实现这个跨越,“蛟龙”号用了整整四年的时间,最终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