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 古云梦泽,其流汤汤。
潜江因水得名,因水而兴。2014年5月,水利部正式确定潜江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一场碧水保卫战在潜江全面打响。
三年多来,贯穿着水生态文明建设这个主旋律,水乡热土涌动新浪潮,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同心同向,建设特色生态文明城市
潜江是江汉平原地带典型的“水网交织、水城交融”型城市,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
试点期间,我市突出重点,科学编制规划,成立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强化协作配合,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上有所呼,下有所应。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很快融入潜江发展脉络。
按照水资源、水管理、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五个体系”建设的要求,我市坚持统一治水、分级负担、分区作战,疏浚市、镇、村三级主要河渠284条,初步形成“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的格局。
投入资金1.6亿元,先后实施东荆河倒虹吸水资源配置、中小河流重点县整治和水系连通试点项目等工程;投入1.55亿元实施园林城区水系连通工程;对兴隆河、百里长渠、沿堤河、田关河等主要河渠进行生态护坡建设、岸线整治和沿线闸站治理等,全力打造“水清、水畅、岸绿、岸稳、安全、休闲”的河道生态景观。
高标准打造水乡园林绿色风光,在兴隆河上形成了江汉平原“二十里水杉画廊”,马昌湖、百里长渠、城南河、西荆河沿线水清岸绿筑起了一条条生态长廊。
依法治水,建立水生态文明长效机制
在全境河湖保护中,我市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理念,先后出台《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意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加强项目层次上的水资源论证,实现项目建设、规划计划和区域发展的“量水而行”,并把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以及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等纳入政府考核体系。
组建水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五水共治”联动执法机制,坚持每月一次有针对性地对市管和镇管重点河道进行现场巡查,不定期集中执法。
全面升级河湖长制,加强河湖综合治理和生态管理工作,按照“一河(湖)一长、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共同监管”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升级工作标准、措施、考核,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办公室+河湖长+分河湖长+民间河湖长+监管员”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构建市镇村三级河湖长责任体系。
在河湖长带领下,我市开展汉南河、东荆河等重点河湖联合执法行动,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市级水功能区划及纳污总量控制方案,将水域纳污能力和承载能力作为取水许可和排污口设置的依据。
水乡织梦,生态修复开展集中整治
试点期间,我市集中一年时间,开展河渠生态修复治理行动。
对河渠过度养殖、滥捕滥捞、乱采乱挖、滥砍滥伐等破坏水、林、土资源的行为重拳出击,在城市核心区,连通两湖六渠,将水文化、水生态有机结合,引一江清水入城,将百里长渠、县河、城南河等水系串联互通,水体置换速度由原来的3天缩短到1天。构建“三湖四河七渠”的水网格局,完成城南河、百里长渠、一支渠等20多处城区黑臭水体清淤截污,形成一河净水。
围绕湖泊保护“四退三还”,实施退人、退房、退田、退塘,实现还湖、还水、还湿地,在四湖流域潜江境内的白鹭湖、返湾湖等地分期退田还湖2万亩。同时,连续11年在汉江、兴隆河、田关河等地段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各类鱼种鱼苗近3亿尾,维护河渠水生物多样性,最大限度保护了河渠原生态。
产业升级,经济建设以“绿”为底
随着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深入推进,潜江经济社会发展底色更“绿”,产业结构更优。
好水养好虾,试点期间,我市全面推进小龙虾养殖与深加工,做大做强绿色经济,形成了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殖、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节庆文化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2017年,我市小龙虾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30亿元,带动就业超过10万人,龙虾养殖户户平增收16000元,带动全省养殖小龙虾387万亩。
同时,我市不断转变用水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倒逼工业转型升级,腾出发展空间和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给光信息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带来发展的契机。
三年跋涉不停,三年实践创新,潜江在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中,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通过试点建设,全市水体质量大幅好转,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升到93.3%,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黑臭和地表水水体基本消除,地表水水质优于Ⅲ类水的比例在66.7%以上;河湖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国际极度濒危鸟类青头潜鸭和中华秋沙鸭到潜江栖息繁衍,全市河渠有水皆清、有水皆渔。(潜江日报记者 成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