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发出了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对正处于发展关键期的潜江而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城乡一体、走在前列”的必然要求和现实任务。
“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企业做支撑。”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市三级干部会议上,市委书记黄剑雄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从强攻产业上发力、追赶,推动经济发展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秣马厉兵,砥砺前行。今日潜江,高新引擎动力强劲,高质量企业聚集,向高质量发展快步迈进。
招商选资 抢占发展高地
总投资50亿元的长飞潜江科技园,投资16.5亿元的好彩头中部生产基地,投资10亿元的周黑鸭“聚一虾”,投资6亿元的安井食品华中基地,国内物流行业龙头企业传化物流打造的公路港等项目扎推落户潜江;一批汽摩配、阀门、机柜、新型建材等集群“小狼”企业在潜江不断涌现,高质量企业集中发力,筑起潜江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作为国内速冻食品领军企业之一及行业标准制定者,“安井食品”缘何落户潜江?
去年8月,当捕捉到“安井食品”有意布局中部市场的信息时,市委书记黄剑雄立即安排有关市领导迅速与“安井食品”对接,主动向企业递出“橄榄枝”,并随即带领专班赴“安井食品”总部考察洽谈。
以真情、真意、真心招商的潜江,最终获得“芳心”。去年11月,“安井食品”华中基地项目落户潜江绿色食品产业园,实现了食品领军企业与我市优势食品产业及标杆特色虾-稻产业的强强联合。
无独有偶,国内知名的好彩头集团也选择到潜江打造中部生产基地。“在选址时,好彩头公司的专业团队考察了中部好几个地方,但潜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重商、亲商、保姆式全方位的服务理念深深地吸引了好彩头。”福建好彩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助理庄荣辉说道。
2014年,我市成功引进好彩头集团打造中部生产基地。目前,项目一期糖果、蛋糕车间已投入生产,二期饮料车间正在紧锣密鼓建设。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30亿元以上,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年纳税将超过1亿元。
因小龙虾结缘,去年6月,周黑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牵手”潜江,设立全资子公司——潜江聚一虾食品有限公司,打造卤制小龙虾生产基地及调味品生产线项目。项目达产后年亩平均税收将超过10万元,既完善了潜江小龙虾产业链,也极大地提升了我市虾稻品牌效益及产业集聚效益。
如今,潜江绿色食品产业园已入驻好彩头、安井、周黑鸭等32家规上企业,2017年年产值达87亿元。借助“龙头”拉动,已形成休闲食品、绿色食品项目聚集地,让资源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成了经济优势。
从广泛撒网到重点“抓鱼”,高质量的招商引资、高质量企业引进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技改升级 焕发生机活力
去年,我市工业投资完成319.3亿元,增速全省第一,同比增长62%。其中,工业技术改造完成投资213.7亿元,占工业投资的67%,同比增长93.9%。
技改升级,正让企业焕发生机活力,让产业迎来“又一春。”
作为国际最大的牛磺酸生产商,永安药业因建厂时间比较早,生产工艺、设备相对落后,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如何才能牢牢掌握市场话语权?
“去年3月,我们新上了3万吨/年牛磺酸项目,目前项目建设已进入竣工收尾阶段,并超额完成计划投资,力争今年四月竣工调试。”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建设期间,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亲临工地帮助指导,地方政府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相关部门到现场指导处理专业技术难点,为项目加快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这次技术革新,可以让永安新增产值8.5亿,税收同比增长100%。
转型路上,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要坚定不移地把培育核心竞争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
我市先后出台《潜江市工业经济跨越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潜江市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等十余项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技改扩规。
去年,我市深入对接省“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加快推进企业设备更新、智能化改造和产品升级,14个项目获得省传统产业改造专项资金支持。
金澳科技、永安药业、可赛化工等一大批传统化工企业积极实施技改项目,实现华丽转身。潜江经济开发区·竹根滩镇经发局副局长李亦哲告诉记者:“去年,通过推动企业技改,加大招商力度,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9亿元,占园区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8%,较往年有大幅提升。”
老树发新芽,新枝更吐绿。围绕壮大光信息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全市去年提供科技创新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并以一系列财政金融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加快培育“四新经济”。
来自市科技部门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01亿元、增速9%,较去年同期增长74.35%,占GDP比重达到15.03%。
另一个数据同样令人惊喜:“十二五”末,我市轻重工业比重为33:67,而去年轻重工业比重已变为48:52。
我市转型发展成效得到了省经信委副主任王建民的高度肯定,他指出,潜江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跑出了新速度,作出了表率。
经济结构优化的同时,绿色生态已成为潜江发展的浓厚底色。去年,我市关闭取缔排放不达标企业52家,全部关停禁养区内养殖场899家。去年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88.2%、排名全省第二,同比增幅15.2%、排名全省第一。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地表水断面达标率均达100%,高质量发展的效益日益显现,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不断攀升。
实体振兴 助推企业腾飞
五年三级跳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一次次被刷新的“潜江速度”令人振奋。而眼下,创造“潜江质量”更为重要。
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坚持振兴实体经济为基石,深入实施决战工业3000亿行动计划,为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市委书记黄剑雄掷地有声。
去年,金澳科技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实现了质的跨越。
从“小炼油厂”一步步成长为华中地区一家大中型石化集团。20年来,金澳科技先后进行了6次大的技术升级改造。仅从2004年到2016年在技术改造和环保升级方面的投入就有100多亿元。这些创新投入,为企业挣脱发展掣肘,让“金澳油”品质提前达到国家标准,实现了连续3年销售收入翻番。
金澳科技用事实证明,“潜江质量”正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核心动能。
而如何让企业加速行驶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市委、市政府的主动作为,正是企业最坚强的后盾。
为支持企业破解难题、加快发展,市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企业调研,针对企业提出的土地、政策等问题,逐一现场办公。坚持每月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问计于企、问需于企、问效于企,共收集问题70余个,并限时督办解决,推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加大政银产品的推广力度。发放“政银集合贷、助保贷”共计35家,发放贷款26640万元。“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化解房地产库存17万平方米,砍掉化肥产能25万吨,累计盘活僵尸企业19家,新增“四板”挂牌企业17家,降低企业成本5亿元。
去年,我市吹响了决战工业3000亿、决战虾-稻产业800亿的号角,深入开展“三提高”“三风”系列活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信心与激情被点燃,全市人民群众心齐气顺,成为潜江高质量发展最有力的保证。
数据显示,2017年,我市新增规上企业31家,金澳科技成为中国企业500强,金华润进入湖北民企制造业100强,长飞光纤、菲利华分别成为全国、全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4项产品荣获湖北名牌。
如今,一个产业结构更优、企业发展质量更高、营商环境更好的潜江正张开双臂,拥抱一个奋进的新时代。(潜江日报记者 成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