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 农田林网成为亮丽风景,小区庭院变身绿色公园,河流渠道化作生态走廊,林果苗木形成致富产业……短短几个月,园林办事处为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交出了一份可喜的绿色答卷。
城在林中,林在城中
春回大地,行走在园林城区,道路两旁、河流两岸、小区庭院,挥汗如雨的植树队伍随处可见,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植树造林,种下一片新苗,播撒绿色希望。
2月28日下午,一支庞大的植树队伍出现在月波村四支渠两岸,来自该处各村居、单位的400余名干部在划定的区域内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现场一片忙碌景象。
这是该处造林绿化“大会战”的缩影。今年是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开局之年。该处提早谋划,抓住冬春农闲的有利时机,在全处掀起以廊道绿化提升、农田林网建设、村居和城区绿化美化、经济林建设和全民义务植树为内容的冬春植树造林高潮。
“目前完成义务植树8万株,面积达600亩。”据该处林业工作站站长周峻介绍,下一步将高标准建设完成绿色示范村(居)26个,全处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平方米,真正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城市风貌。
创新机制,齐抓共管
作为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主战场,该处提出把园林建设成为水乡园林特色明显、人居环境优雅、生态文化繁荣的森林城镇,把创建工作作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和“三提高”活动的实际行动。
有了明确目标,行动也逐渐深入。该处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多次深入所包保的村组、社区具体指导创建工作,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把创建工作纳入年终考核体系,任务层层分解到各村组、社区和处直单位,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该处农办主任王梅芳说。
“不仅仅依赖于义务植树活动。”王梅芳介绍,办事处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业主经营、社会参与”,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通过承包、反租等商业化运行模式,实现绿色廊道建设的商业化运作,既解决了造林资金不足的问题,又调动了广大群众造林绿化积极性。
全民参与,绿化家园
春暖花开,刷爆市民手机朋友圈的不是美食和远方,而是造林绿化图。市民们用饱含深情的文字和图片表达着对造林绿化的支持,对建设幸福家园的美好愿景。
东方社区的李家漩是土生土长的潜江人。在他的印象中,小时候的家乡一片绿意,后来随着城市的改造,绿意渐渐变少了,近几年又逐渐好转,路宽了,树多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更舒适了。说起参加义务植树,李家漩说:“平日里紧张忙碌的工作让神经紧绷着,参加义务植树劳动,不仅缓解了工作压力,还能为城市绿化贡献绵薄之力,让人感受到植树带来的快乐。”
81岁的大桥村老党员李私书主动请缨,要求到造林第一线植树。看着亲手栽植的树苗,李私书感慨万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能在有生之年为潜江绿化尽一份力,我感到非常高兴。”
“从当前情况看,我处已在全社会形成了植树造林的氛围,得到群众的拥护和认可,让我们的信心更加坚定,为我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作出示范性的带动作用。”该处党委书记吴纯羽说。(潜江日报记者 赵天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