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潜”行踏征程——解读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潜江元素”

云上潜江报道 谁说岁寒无品味,待到深冬报春信。

“支持江汉战略储气库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支持‘潜江龙虾’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支持潜江争创国家高新区。”

1月24日上午,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省长王晓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潜江元素”出现3次之多,让潜江代表团的代表们倍感振奋。

这既是催动潜江春早的滚滚暖流,也是省委、省政府交付给潜江“城乡一体、走在前列”的殷殷重托。

“潜江元素”1:江汉战略储气库

重大项目“顶腰” 工业加速发展

“地上盛产粮棉油,地下富藏油气盐。”这句话一直令潜江人倍感骄傲。

数据显示,潜江探明石油地质远景储量2亿多吨,天然气储量9700多亿立方米,地下蕴藏岩盐近8000亿吨,是我国盐都自贡市的30倍,另有卤水227亿立方米,富含锂、铯、铷、溴等18种稀有微量元素,有着广阔的开采价值和开发前景。

2006年,当中石化决定启动江汉盐穴天然气储气库建设先导性工作消息传来,潜江敏锐地嗅到,项目建成后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而对这个既可优化能源结构又能保障能源安全的“香饽饽”,吃进嘴里可不容易。

为此,历届市委、市政府自我加压,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支持及中石化的投资倾斜。

当项目前期工作筹备完毕,新难题又出现了。工程全面开建后每年需要消纳卤水约700万方。卤水如何处理,直接决定了项目能否顺利开工建设。

为破解这一难题,我市引进新亿宏、富阳化工等配套企业,合力保障江汉盐化工总厂做大做强,提高企业卤水年消纳能力。

另一方面,市委书记黄剑雄多次带领专班与中石化、中盐总公司会谈,就卤水消纳问题达成共识,商议由三方共同出资,建设两套合计120万吨/年制盐装置,每年消纳卤水近480万方,届时我市卤水消纳能力可完全满足江汉战略储气库建设的造腔需求。

今年1月13日,中石化初审《江汉盐穴天然气储气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总投资160亿元,储气50亿方,建成后年可增加销售收入50亿元,还可派生以甲烷为原料的化工产业,相当于再造一个江汉油田。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重大项目落户建设更能为潜江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顶直腰板”。

去年,我市新开工项目291个,长飞一期、正大饲料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长飞二三期、金澳科技系列技改扩规等项目稳步推进,完成工业投资319.3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位列全省首位。

新的一年,我市将持续以项目为抓手,围绕打造高质经济活力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确保高质量发展。

“潜江元素”2:潜江龙虾

代言湖北 叫响“潜江红”

有一种红叫“龙虾红”,有一种品牌叫“潜江龙虾”。

18年的精心呵护,潜江将稻田里的“害虫”,打造成一块蜚声中外的金字招牌。

2012年,“潜江龙虾”(活体)品牌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潜江龙虾产品被农业部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7年,“潜江龙虾”成功入选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成为中欧互认地标产品。同年,我市启动“潜江龙虾”“潜江虾稻”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工作。

为何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潜江龙虾声名远播,但长期以来,各基地、工厂、餐饮商户大多采取单兵作战模式,潜江小龙虾产业在市场管理、品牌引领和品牌增值等方面“名不副实”。“我们就是想通过品牌建设,塑造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的统一形象,推动产业化规范升级,实现品牌增效。”市品牌创建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区域品牌如何打造?对于潜江而言,就是要集中力量以优势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

生态龙虾城是潜江小龙虾美食的聚集地,虾皇、小二上虾等招牌让人眼花缭乱。而眼下,记者看到鲜红的“潜江龙虾”标牌统一出现在各龙虾餐饮店店名前,格外醒目。今年2月15日之前,我市将完成龙虾城9家餐饮商户双招牌整合,同时,在火车站、龙展馆等公共区域设置安装宣传海报。

推行双品牌战略,实行“潜江龙虾”许可制度,搭建潜江市虾-稻市场主体信息服务系统……意在代言湖北、引领全国的“潜江龙虾”,在区域公用品牌创建之路上,步履坚定而扎实。

今年,我市将着力促进虾—稻产业全行业融合发展,继续深入推进虾-稻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把“潜江龙虾”“潜江虾稻”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湖北著名区域品牌,为虾-稻产业冲刺800亿奠定坚实基础。

从池塘到车间,到餐桌、商店,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提升,为潜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支点,让农民荷包鼓起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现实。

“潜江元素”3:国家高新区

融入科技“血液” 转型升级有“潜”力

隆冬时节,兴隆河畔的长飞科技园内,丝丝光纤拉伸着潜江的“高新梦” 。

作为光纤生产的重要原料氢气,位于王场镇的盐化工业园每年有5600万立方米的产出难以消纳,全球光纤巨头长飞看中了这个资源,双方一拍即合,长飞潜江科技园就此落户。

短短两年时间,曾经的盐化工业园摇身一变成为光纤特色小镇,吸引一大批光纤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落户。

去年,全市光信息电子产业产值增长53倍。产业发展的蓬勃之势,正是我市筑梦高新,20年创建国家高新区结出的喜人硕果。

2009年以前,转型发展对于长期以来捧着江汉油田这个“金饭碗”的潜江而言,似乎还很遥远。但是经过半个世纪的开采,潜江地下石油资源几近枯竭。2013年潜江被列入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加快转型、发展替代产业成为当务之急。

在转型升级中求突破,向高新科技产业寻出路,此时,“国家高新区”走入潜江视野,也成为潜江发展永续脉动。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起步到产业繁荣,如今,总面积达96.57平方公里的科技生态新城矗立在汉水之滨,形成了光信息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先进装备制造四大支柱产业格局。四大支柱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超过70%。

去年,我市获批高新技术企业2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01亿元,较上年同期57.93亿元增长74.35%,占GDP比重为15.03%。

在经济发展新时代新要求下,高新技术正逐步成为潜江转型升级的核心生产力。高新园区也成为潜江扩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成果重要平台。

“现在企业更看中地方发展软环境,国家高新区就是招商利器,它能体现一个地方的整体经济实力、政策环境、发展潜力等。”市招商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国家高新区不仅是一块牌子,更是一种理念。今年,我市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创新驱动的主线,严格按照国家级高新区的标准来完善功能、优化布局,不断扩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质效、优化发展方式,推动潜江高新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努力打造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示范样板区。

始不垂翅,终能奋翼。省政府工作报告三提潜江,既是充分肯定,更是鞭策激励。潜江正整装待发,砥砺“潜”行。(潜江日报记者 成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