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 2017年,市卫计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健康扶贫的统一部署,最大程度地整合、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率,努力打好健康脱贫组合拳,为农村贫困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
如何切实做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的医疗救治工作,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
“市卫计委自2016年启动健康扶贫工程以来,以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突出重点人群、重点病种,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和整合资源,锁定目标人群,采取医疗救助、提升卫生服务能力等措施,多措并举,切实提升了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水平。”市卫计委主任刘晗给出了答案。
看得起病——
就医更方便,补偿更高
每逢周一,医院总是分外忙碌。1月15日,又是一个周一,健康扶贫定点医院市中心医院一大早已是人声鼎沸。一片喧闹中,导诊台、收费窗口、急诊室的“健康扶贫绿色通道”标志很是醒目。经由“绿色通道”,健康扶贫对象凭着健康扶贫卡即可享受优先优惠,免挂号、免预约,并有专人引导其就诊,享受“一站式”结算服务。
定点医院,“绿色通道”,“一站式”服务,这是我市健康扶贫打出的第一套拳。
我市确定市中心医院、江汉油田总医院等29家医院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患者定点救治医院,各定点医院合理设置医疗服务流程,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服务模式,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叠加保险等“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患者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负医疗费用,其余部分由各保险、救助经办管理机构直接向医疗机构支付。
“我们的目标就是充分释放医疗需求,努力做到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市卫计委王维涛告诉记者。
防于未病——
签约医生上门服务
1月16日,杨市卫生院家庭医生服务小分队一大早就赶到多种场村委会。一到村里,大家分头忙开了,测血糖、做心电图检查、测视力……
据悉,杨市办事处借助互联网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诊疗预约、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健康养老等签约医疗服务。
检查完,72岁的刘十元老人握着医生的手,连声道谢。通过多次送医疗服务上门,医生与签约家庭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刘十元老人说,医生每次上门总会像“管家”一样,一遍遍叮嘱他不喝生水、少吃咸菜和油炸食品,指导他做好疾病预防,“像儿女一样贴心!”
家庭医生签约,上门服务贫困户,这是健康扶贫第二招。
“农村贫困群众健康状况较差、缺乏健康意识,是导致其因病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健康脱贫的根本在“防”,要坚持预防为主,帮助贫困人口不断提高健康素养,让他们“不生病、少生病”。
近年来,我市重点推进乡村医生对建档立卡因病致贫的贫困人口实施签约服务工作。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成立全科(乡村)医生服务团队,优先与65岁及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签订了服务协议,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护理等,签约项目服务费纳入医保报销。
“在家门口就能找大夫看病,真是想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家住周矶办事处的李大爷患糖尿病多年,以前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大油、大盐、大肉、大烟、大酒”,不注意生活方式,血糖一直控制不好,通过家庭医生的健康生活指导,每天坚持锻炼、合理膳食,一年多来,病情明显好转,提起家庭医生,老人是赞不绝口。
截至目前,全市农村贫困人口61532人,签约60001人,签约率97.5%。2017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健康体检率达10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
看得好病——
专家组会诊帮扶到位
农村患者“足不出乡”就能完成整个诊疗过程,而看病的医生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在我市,这个“美梦”已经成真。
杨市办事处周桥村68岁的舒大爷,去年9月上旬因“间断咳嗽30余年,加重伴呼吸困难1周”找到家庭医生,当时病情严重,家庭医生通过远程会诊平台联系到市中心医院专家,家庭医生现场描述患者病情,专家在会诊平台查阅相关资料后,为舒大爷预留了床位,将其转入市中心医院治疗。经过精心治疗,病情很快好转,稳定后转回杨市卫生院进行后续治疗。舒大爷出院后对我市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大加赞赏。
贫困人口在各乡镇卫生院就诊,遇到无法确诊的疑难杂症时请专家小组到云诊室进行远程会诊,这是我市落实健康扶贫的方式之一。
我市在各地建立疑难、重症病例会诊、远程会诊、转诊、巡诊机制,市级医院通过对口支援、巡回医疗、派驻治疗小组、转诊等方式帮助地方开展救治,确保专家组会诊帮扶到位。
“市卫计委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卫生计生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健康扶贫,不断提高我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贫困人口健康水平。”刘晗信心满满地说。(潜江日报记者 洪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