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里,他们用坚守与担当温暖这座城

主持人语:数九寒天,冷在“三九”。1月9日正式进入“三九”,也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段。坐在室内的你,是否还在抱怨这几天这么冷?烤着电暖器的你,是否还在抱怨不够暖和?当你在享受温暖的时候,还有这样一些身影,他们无暇欣赏美景,无法按正常作息时间睡觉,甚至难以同家人团聚,每天要在严寒里坚守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职责……正是这些坚守在不同岗位上的“守护者”,让我们仍然能够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

公路养护工王卫国:冒寒坚守除雪冰

云上潜江报道 1月4日,我市普降小雪,为防止公路结冰影响交通和市民出行,连日来公路养护工人早早上岗,清除积雪,让车辆、行人平安出行。 1月7日6点30分,周矶公路管理站站长王卫国匆匆吃完早餐,就往公路养护站赶。早上7时,天气虽已转晴,但气温只有-20C。王卫国带领6名养护工人来到东荆河一桥巡查,此时桥面没有结冰情况,道路两旁有少量的积雪。8时30分,桥面开始出现结冰现象,王卫国立即联系作业车辆。半个小时后除雪车到达现场,王卫国指挥着除雪车对该路段进行撒盐工作,其他几名养护工则一边指挥车辆通行、摆放交通标志和标牌,一边拿起铁锹清雪。 撒布工业用盐,打冰除雪,铁锹与坚冰的抨击声此起彼伏;除雪车发出低沉的轰鸣,扬起了厚厚的积雪。“双手扫得火热,脸颊、耳朵却被冻得发麻 !”这时,王卫国拿起铁锹开始铲雪。冒着寒冷,任寒风削过他们的头发、耳朵,双手却没有停过。他们只为了一个目的:保证道开路净,为过往司乘提供一个良好行车环境。 东荆河一桥全长约1.5公里,养护工人一直作业到下午3时30分,桥面积雪结冰才清除完毕。虽然道路保持畅通运行,但王卫国未有丝毫松懈。在忙碌了数个小时后,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大家又兵分两路赶往东荆河二桥、三桥继续“战斗”。 53岁的王卫国,18岁就在公路部门从事一线养护工作。为了做足这场除雪工作,满眼血丝的王卫国彻夜未眠,一直在重点路段忙碌指挥着车辆除冰铲雪的各项工作。他说:“作为一名公路养护工,在岗一天就要干好一天。”(潜江日报记者 贺佳丽)

环卫工人苏赵英:生日在寒风中度过

云上潜江报道 时值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寒天,当人们宅在温暖的室内时,环卫工人苏赵英却每天清晨都要在凛冽的寒风中清扫1000米长的街道,遇上下雪,更要以雪为令,不管早晚,都得马上来到自己的责任区。

1月9日是苏赵英63岁的生日,清晨5时,苏赵英就已经来到自己位于南浦路中段的责任区,此时室外的气温非常低,记者的手机刚拿出来一会儿就冻得没了电。与全副武装的记者比起来,苏赵英却穿得略显单薄,她说:“棉衣棉裤我都穿了,但是外面没穿大衣,因为干起活儿来不方便,而且扫着扫着就全身都是汗了。”

室外气温只有-2℃,扫地时不停地重复一个动作,让记者感到胳膊有点吃不消,但苏赵英已习以为常。“你们真是太辛苦了,这么早就为我们清理通道!”记者和苏赵英在一起扫地时,路人一声感谢的话语,让人心里充满暖意。

果然,1000米长的距离看着不太长,但是一点一点清扫下来,用了1个多小时,苏赵英的头发上已经结了霜,眼睛也冻得睁不开,可就是在这么冷的情况下,她干起活儿来还是特别认真,不光路面上一个塑料袋都没有,连路边的栅栏她都要钻进去,把垃圾捡出来。

“我们早干一分钟,市民出行就多一份安全。”眼见被扫得干干净净的街道,苏赵英很开心,“最冷的时候想想这些,心里热乎乎的。”

“今天的生日准备怎么过?”记者问道。

“老伴在老家浩口干活,女儿女婿也不在身边,孙女今年读高三,家里人都忙,哪有时间过生日。”苏赵英说,“中午买点菜,给孙女做点好吃的,歇下脚,下午接着干!”(潜江日报记者 赵天祥)

自来水抢修工庹芹:一天抢修十几处

云上潜江报道 自寒潮“速冻”潜城之后,市自来水公司近40名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确保市民安全用水。昨日,记者跟随抢修工庹芹体验了一番。 庹芹既是自来水公司的抄表员,也是抢修工。 “庹工,我们这里的水表炸开了,你快来修一下。”早晨六点,刚起床的庹芹就接到了城南三组黄先生的电话。 吃完早饭,洗漱完毕,他就带着工具箱,从住处麻纺厂骑着摩托车出发,来到了黄先生家中。早上寒风逼人,庹芹的脸都吹红了。 庹芹查看了黄先生家的水表机芯,发现并没有鼓起来。“只是玻璃坏掉了,换个玻璃就好了。”他先关掉防盗阀,用扳手嵌入水表两边的螺丝,卸下水表。用两只脚分别踩住水表两端的螺杆,用扳手逆时针敲打表面的铁盘。打开铁盘后,将水表清洗干净,换上新的玻璃,使劲拧紧盖子。 一上午,庹芹的电话就没停过。 下午,公司安排庹芹更换水表箱。在原经委中专住宿区内,只见围墙上还挂着冰凌,地上不少冰块还没有融化,寒风一吹,冰冷刺骨。由于水表箱靠北面,时间久了,已经锈掉了。 更换中,一个水管不停喷水。庹芹时不时弯下腰,每隔一两分钟就见他直起身子,猛搓麻木的双手,最后终于将水控制住了。

一天下来,庹芹骑摩托车跑了几十里,修理、更换安全隐患十几处。“这几天天气冷,要是不更换修理的话,大家做饭都没有水,到时候漏水完全冻上了就更麻烦了。” “每天衣服鞋子湿掉是家常便饭。”庹芹说,抢修淋水后回来只能一点点缓和,而身体恢复热量最短也要1个多小时。(潜江日报记者 罗珊珊)

早餐店主秦准涛:忙到没空吃早餐

云上潜江报道 雨雪过后,寒流来袭,潜江最低气温已降至冰点。在南浦路一家名叫“光头手擀面”的早餐店里,记者体验了店主一天的忙碌和辛苦。

9日凌晨4点多,早餐店店主秦准涛和妻子冯双玲告别了美梦和温暖的被窝,简单收拾后出了家门。

10分钟后,老秦夫妇出现在了“光头手擀面”店门前。与在此等候的记者打过招呼后,他们熟练地升起卷闸门、打开灯、换上工装……此时,刚刚凌晨5点,夫妇俩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20平方米的小店,简单装修,八九张桌子,灶火烧得旺旺的。

“手擀面要选用正宗老面,一次和面8斤左右,搓面团要有力度,擀面皮要见功夫,这样做出的面口感好,有筋道。”在老秦看来,做手擀面是一件有学问的事。

记者听着老秦讲做手擀面的诀窍,看着面团在他手里上下翻飞,像变魔术般,不一会儿一排精致的手擀面条成了型。

最早的一个客人出现在6点10分。“老板,来一碗牛肉面!”穿着厚厚羽绒服的高中生小徐喊道。“还是打包?”老板娘冯双玲问,对方嗯了一声。

10分钟后,又一个穿着红色棉袄的女士走进店来。冯双玲赶紧招呼,“还是一碗海带面,不放辣椒?”女子点头坐下。吃完后,女士又喊,“老板娘,再来一碗牛肉面打包带走!”

干的是“体力活”,赚的是“辛苦钱”。老秦用这句话评价自己的工作。

“早上五六点钟就有人过来吃早餐,一直开到下午一两点才打烊。”老秦说,最多的时候,他每天要做400多碗手擀面,中途基本没时间休息。

“天天给别人做早餐,你自己的早餐是怎么吃的呢?”

老秦直言,自己过早一般要等到10点以后才能吃。而且他的早餐不太讲究,有时就让旁边店里送个锅盔吃。“填饱肚子就行,做早餐已经这么多年了,完全习惯了。”老秦说。(潜江日报记者 赵天祥)

的哥王铁:安全载客暖人心

云上潜江报道 1月8日,刚化过雪,天气晴暖。 记者联系上的哥王铁时,他正赶往公司接车,16时,交接班结束,记者就与他一道开始“的哥”生活体验。 王铁戴着一顶鸭舌帽,双目炯炯有神,拉起衣袖,左臂黝黑,右臂白皙。 “你看我的脸,也是左边黑、右边白,阴阳脸是‘的哥’的标志。”戏谑的开场白,让人感受到他的乐观豁达。 下班高峰还没来,街道上打车的人少,但王铁并不着急,他将车开入了背街小巷。果然,在市中心医院附近,一位年轻女士在招手。“师傅,送我去市中医院。”送完乘客,他又开回闹市区,在背街小巷里不停地转悠。 王铁今年46岁,开出租车已有16个年头了,常年地连轴转,对潜江十分熟悉,“路熟了,开车就顺当多了。” 出租车都是“两班倒”,饮食没有规律,不少的哥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胃病,此外,长时间久坐,患颈椎病及腰椎间盘突出的人就更多了。 王铁告诉记者,客人刚下车,马上有人上车,忙得连上厕所都顾不上。 “叮咚”,王铁手机屏幕闪了闪,他打开微信,“一位女士手提包落在出租车里,同事们正在群里寻人。” 这种情况,王铁隔三差五就会遇到,“乘客下车了,我都会提醒一句‘东西不要掉车里了’。” “吱”地一声,王铁突然急刹车,在江汉路某路段,一位乘客正向我们招手,“师傅,送我去客运总站。” “好嘞!”送完这名乘客,时针指向18时,太阳余辉早已映红了半边天。 这一路,王铁始终保持微笑,“每天能把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挺开心的,保持好心情,明天再出发。”(潜江日报记者 张棣)

鲜鱼经销商易小兵:十指冻伤不歇业

云上潜江报道 寒冬腊月,对于52岁的鲜鱼经销商易小兵来说,正是一年当中生意最旺的黄金时间。早上5点,易小兵骑着三轮车来到四季友批发市场进了几百斤财鱼、泥鳅、鳝鱼、甲鱼等水产品,赶着最早的时间,为早市备好货。爱人熊芝萍则打开店门,将水箱灌满,等待早货到来。 不到6点,易小兵就将货运到店里,卸下后,就和爱人一起张罗起生意。 “老板给我来条草鱼,切成片,我要做酸菜鱼的。”“老板这个黑鱼多少钱一斤,是不是野生的?”“给我挑几条大点的鲫鱼”……8点多,易小兵的生意开始好起来。 易小兵一边忙着挑鱼称重,一边抓起一条大鱼重重摔在地上,原本活蹦乱跳的鱼顿时“老实”了。只见他把鱼按在木板上,上下滑动刮板,顿时鱼鳞翻飞。随后,用一把特制的剃刀在鱼肚上一划,大拇指在鱼鳃部一抠,鱼内脏和鱼鳃就被清理干净了。整个过程干净利索,耗时最多不超过5分钟,十分熟练。

“都卖了10年的鱼了,熟能生巧了。”易小兵说,做他们这行最难熬的就是冬天,不管多冷都得下手抓鱼,双手每天都在冰水中泡着。 易小兵伸出手,只见手背红中透黑,手掌红白相间,手指冻得像胡萝卜,10年风霜练就这双铁手。“黑的是去年冻的疮,今年复发了,白的是皮被水泡开了。冻手的滋味真难受,像针扎一样,连指头梢都麻木了。” “卖鱼这一行确实辛苦,每天起早贪黑,夏天一身腥,冬天两手冰,还落得一身病。”易小兵笑着说,但卖鱼一年也就腊月正月是旺季,不能错过啊。(潜江日报记者 罗珊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