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题:从开局季区域发展看中国“经济版图”走向
新华社记者 齐中熙、安蓓
从去年前三季度的3个6.7%,到第四季度的6.8%,再到今年一季度的6.9%,2017年经济开局之际,中国经济整体上划出一条平稳的上扬曲线。
分区域看,不论是长三角、京津冀、东南四省、中部地区,还是东三省和西北、西南地区,经济数据都呈现出近年来少有的“颜值”与“气质”,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中国经济版图。
新动能新经济“聚沙成塔”
走进江苏常州科教城,机器人、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新兴企业蓬勃发展,平均每天诞生1家高科技公司、新增4件授权专利。不久前,纳恩博制造的小米家电动滑板车再获德国红点最佳设计奖。这家企业在常州科教城投产后,已成为上榜福布斯中国成长最快的科技公司。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增强了实体经济活力。
从生产层面看,随着简政放权、减税降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动能培育等政策落地见效,工业领域增长可持续性在增强,一季度新登记制造业企业个数增长25.4%。
从需求层面看,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助于各种有利因素充分发挥。特别是一季度6.9%的经济增速中,95.8%来自内需,4.2%靠外需。内需中,77.2%是消费需求,18.6%是投资需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深入推进,供给结构不断优化。同时,微观主体活力不断释放。去年三季度以来,市场复苏迹象明显。
整体看,不同区域的高新技术产品和部分重点工业产品均实现了较快增长,新动能形成“聚沙成塔”之势。以东三省为例,据统计,黑龙江一季度新注册成立科技型企业893家,同比增长52.9%;吉林省今年1-2月份,医药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2%和11.7%。
趋势向好仍不可“掉以轻心”
区域经济,合起来是一个“拳头”;但分开看,几个“手指”毕竟长短不一。
“区域和行业走势分化是近年来突出问题,沿海地区、长江经济带地区这几年保持了稳定发展,但是北方一些地区,东北甚至华北一些地方,经济下行压力大。今年,东北出现了回暖趋势,但相较而言还是慢于其他地区,结构矛盾也大一些,行业、产品、结构都脆弱一些,但是趋势是向好的。”宁吉喆说
他表示,面对经济回稳,我们要保持清醒: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在一些领域、地区还比较突出,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要坚定不移推进结构调整和改革落地,不断化解存在的矛盾、困难和问题。
“总体看,凡市场化程度较高、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较快、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发展势头相对好一些。一些地区特别是部分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中面临的困难大一些。”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说。
他举例说,从东北板块看,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分化比较明显。吉林省经济增速正逐步回升,主要经济指标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经济增速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大部分指标已基本稳住;辽宁省受长期问题和短期因素共同作用,实现经济正增长仍需付出努力。
协调发展需“精准施策”
“地区经济超越传统区域板块呈多维分化状态,体现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板块之间,也体现在各大区域板块内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范恒山说,这种分化反映了在整体转型的环境下,各地区从思想管理到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等的现实适应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之间的差异。
他认为,这不但要求细化区域政策指导的空间板块,而且要对不同区域板块的地区基于发展现状与潜力做更精准的甄别,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我国已确定辽宁中部、河北唐山等12个城市(经济区)建设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有利于促进这些城市(经济区)经济转型发展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提高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有利于示范带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率先突破,为全国同类城市转型发展探索经验。”国家发展改革委振兴司司长周建平说。
而就在3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标志着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启动实施。
周建平表示,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双方的比较优势,既要有项目产业等“硬合作”,更要有干部挂职培训、先进经验借鉴、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学习、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软合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