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生态循环曲——发展绿色经济的潜江实践

  云上潜江报道 时值夏日,绿满水乡。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映、城林交融,浓郁的水乡园林特色风貌扑面而来。

  走绿色发展之路,近年来,潜江树立“绿色决定生死”理念,奏响一首首以生态循环为主调的乐曲,展开了一幅幅以绿为底色的美好蓝图。

  “工业循环”引领绿色转型

  “要坚持绿色发展为经、循环发展为纬、创新发展为轴的发展路径,全力打造湖北新型化工循环产业园。”日前,市委书记胡功民专题调研化工园区循环发展时强调。

  一声令下,潜江经济开发区迅速找准定位,集中时间、力量,全力推进安全保护拆迁工程、环境治理提升工程、企业技术改造工程、棚户区迁改工程、绿色公共配套工程五大工程。

  潜江经济开发区2014年入选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是全省唯一一家入选园区,循环化发展渐成气候。

  可赛化工是一家以盐卤资源开发为主体的氯碱企业,周围聚集着相和等5家化工企业,“消化”仙桥化学富余的氯气、氢气。仅此一项,仙桥每年增收700多万元,5家关联企业则节约运输成本800多万元。

  永安药业利用远达公司的余热、硫酸、亚硫酸钠,再加上金华润化肥的液氨、可赛化工的烧碱,生产的牛磺酸占据全球半壁江山,构建了基础化工、煤化工和盐化工之间的循环。金澳科技正利用仙桥化学的烧碱、氯气合成广泛用于催化裂解的脱脂液、环氧氯丙烷等,实现了石油化工和盐卤化工产业之间的循环。

  潜江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彭绍军介绍,园区有20多个主导产品有上下游关系,企业关联度达85%,关联产品的就地转化率达到45%以上,形成较为完整的化工产业循环链条。

  近5年来,开发区经济总量年均增速超过23%。同时,“三废”排放量逐年下降,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5%。

  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潜江循环经济发展格局显现,效益凸显。今年1至5月,化工产业产值实现新的突破,达到134.6亿元,同比增长67.6%。

  “循环农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东荆河畔,河堤边紧靠油田矿区一处开阔的场地上,一排排标准化的牛舍依次排开,圈舍内数百头肉牛膘肥体圆。

  这里是“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周矶农场前进分场回民队肉牛养殖基地。

  走进43岁回民李建伟的牛舍院子里,堆成山似的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格外“打眼”。每当农作物收获后,李建伟就奔走在各乡镇的田间地头收购秸秆。

  相比于花生壳、酒糟等常规肉牛养殖饲料,用秸秆养殖肉牛更加节省成本。

  “我养了80多头牛,用秸秆养牛平均每头牛每年能节约600元钱。现在国家严禁焚烧秸秆,农户都争着抢着让我们去收秸秆。”李建伟自豪地说,养殖小区可以完全消化掉整个管理区的秸秆。

  今年是李建伟养殖肉牛的第七个年头,自从养起肉牛,好日子一年胜过一年,盖起了大房子,还买了辆小轿车。

  农场负责人介绍,回民村60户人家,有40户规模养殖肉牛,平均养殖20头,每户年均增加收入6万元。

  目前,回民村靠着秸秆养殖肉牛生态养牛,既改善了村居环境,更走上了致富路。

  在潜江,“小龙虾+N”的立体种养殖,让农民品尝到满满丰收的甜味。“虾—鳜”轮养模式每亩收益近万元;“虾—莲(藕)”共作养殖模式每亩收益5500元;“虾—龟—稻”综合高效种养模式每亩收益8000元……“虾+N”的创举,提升了“水下经济”产能产值,鼓起了虾农们的荷包。

  同时,我市着力打好农业面源 污染防治战役,开展耕地质量保护,突出抓好节水、节药、节肥等新技术的应用示范,正走出一条生态循环发展道路。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233万亩,配方施肥面积150万亩,配方肥用量(折纯)1.89万吨,减少不合理施肥量(折纯)2973吨,增收节支7455万元。实施秸秆还田面积58.15万亩,其中腐熟剂腐解还田面积19.1万亩,秸秆还田量45.98万吨,占秸秆总量57%。推广水稻减量用药应用面积为15万亩,减施化学农药75吨。

  天蓝地绿再现“水乡园林”美景

  “水乡园林”,是潜江一张美丽的名片。

  然而,一段时期因为追求经济的发展,曾经也让这里蓝天失色、绿色褪减、水质恶化,饱受老百姓诟病。

  “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当代人所谓的富足。”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治理。

  治水,潜江大手笔做出大文章。 2014年6月,我市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成为全省4个试点城市之一。

  两年来,潜江先后争取中央资金2.7亿元,启动了园林城区水生态治理工程、兴隆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东干渠水生态文明样板工程、中小河流治理整县项目等工程,建成了一批“水清、水畅、岸绿、岸稳、安全、休闲”的生态示范河道,初步形成“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的格局,有效改善了人居生态环境。

  “有水皆清、有水皆有鱼”,潜江着力打造出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治污,潜江毫不手软。潜江在湖北省内首个出台环保“一票否决”实施办法,设立环保补偿专项基金,实行严格执行环保约谈、预警、挂牌督办和限批制度等。潜江环境部门实行“一人一企”包保监管责任制,坚持实行日查夜巡和节假日暗访排查,严控企业偷排超排,有效抑制了污染的加剧。

  近年来,潜江依法否决可能严重污染的项目30多个,限期治理污染企业28家,共关停取缔了18家环保不达标、对水体污染严重的企业,目前全市新上项目环评执行率达100%。

  与此同时,潜江环保部门狠抓工业大气污染治理与监管,督促重点企业脱硫除尘装置正常运行,确保达标排放。还花大力开展固废污染治理。相继建成垃圾处理场和渗滤液处理站,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达500吨。

  去年,潜江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今年初,潜江捧回“国家园林城市”牌匾。

  “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空气、享受绿色生活”,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水乡群众奔走向前,开创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潜江日报记者 刘大琼 成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