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 眼下虽然是农闲季节,但是在白鹭湖农场关山分场虾稻共作田间却一派繁忙景象,农工们正忙着喷洒浮游生物制剂,为小龙虾增添食物。
“一季稻谷一季虾,一年下来每亩田净收入5000元!”关山分场农工彭宣龙算了算一年的收成账高兴地说道。
引来“致富经”
走在关山分场的田间地头,若无人介绍,谁都不会相信,这里曾经是个“水袋子”“穷窝子”。
关山分场场长聂浩回忆,8年前,分场13000多亩耕地抛荒严重,900多个劳力中有300多人在外打工谋生。2008年总产值1100万元,户平不到3万元,当时是白鹭湖农场最穷、最差的分场。
2009年,分场新任领导班子决心改变现状,带领农工致富。他们根据关山分场地势低、水源充足的环境特点,把积玉口镇实行虾稻连作的成功做法在全场大力宣传、推广。
就是这个全新的种养殖模式,在关山分场产生了不小冲击。当时很多人质疑:关山分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虾稻连作能赚到钱吗?
有胆识、有远见的九组农工彭宣华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率先流转耕地100亩进行试验,结果当年亩平增利200元,使干部、农工为之振奋。
铺好“致富路”
路子找到了,局面打开了,分场领导班子认识到:只有建设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做好相关的配套服务工作,才能真正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的创造力,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
几年来,分场先后投资20多万元,修挖主进水渠一万多米;争取国家农电改造项目300万元,自筹资金100多万元,对区域内主线、支线进行增容架线,达到“一田一表”;争取莱克集团项目资金370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修通14公里水泥路和砖渣、石子支线路,雨天车辆可行至任何一户农田。
此外,分场还请来市水产局专家、总场农业技术员等现场讲课、解疑30多次,免费组织到外地实地考察、学习200多人次。鼓励职工成立了社陵口、思致、伍金凤等虾稻合作社,分场主要负责人多次与电商企业联系,拓展互联网+的销售模式,使产品不愁销路,解除农工后顾之忧。
打开“致富门”
经过几年的探索,越来越多的农工从虾稻连作中尝到甜头,关山分场虾稻连作模式逐渐形成了规模。2012年全场虾稻共作1600亩,2013年3000亩,2015年达9000亩……
2016年,全场虾稻共作发展到11000亩,其中5组种植户贺家贵通过早收割、早上水、早植草、早投种、早收获的“五早模式”,26.6亩田创收30万元新高,亩平达1.1万元。
关山分场虾稻连作的成功,极大鼓舞了返乡的年轻人,他们在给当地注入活力、带动事业发展的同时,自己也有收获。
“在外面打工不自由、又辛苦,每年也就几万块钱。回来种虾稻,每年至少都是十几万,在家肯定比外面强。”七组的返乡青年黄厚良告诉记者,“父母岁数大了,孩子还小,守家在地,既能赚上钱,又能照顾家里,我觉得对我们农工来讲特别好。”
从2015年起,关山分场农工步入高收入阶段,人平收入逐年递增。2016年人平收入达1.9万元,户平10万多元,总产值4000多万元。如今的关山分场,地无闲地,人无闲人。(潜江日报记者 赵天祥 通讯员 徐生好 徐联杰 周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