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新媒体专电 题:“等风来”到“不靠风”,科学识霾治霾还有多远?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魏婧宇
12月22日,深陷雾霾侵袭的京津冀地区终于见到了多日不见的蓝天。随着冷空气的到来,弥漫多日的雾霾终于消失。大家天天“等风来”,最终伴随着风,雾霾消散。霾与风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如何才能更加科学地识霾治霾?
“没有风才有霾”,是这样吗?
16日起,今年入秋以来最大规模的雾霾“突袭”北方多个城市,华北、黄淮地区的12省市深陷“霾伏”,京津冀等6省市23个城市同时亮起红色预警。
过去一周,看着雾霾笼罩下的城市,有不少网友表示不解:既然公开数据显示,每天污染物排放量都是差不多的,霾怎么突然就来了?还有网友猜测:是不是不刮风才使霾不断堆积的?
呼和浩特市环保局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科科长白金说:“霾的形成,一是因为污染物的增加,二是因为静稳天气导致污染物扩散条件变差。”
白金介绍,垂直逆温和水平静向风共同导致静稳天气的出现,静稳型重污染天气是指由于出现持续不利于扩散气象条件导致污染物大范围积累,最终可吸入颗粒物达到重污染水平。静稳型重污染天气主要出现在10至12月份,就是雾霾高发的秋冬季。
不少专家介绍说,静稳天气空气状态相对稳定,因此不容易让人察觉有风的存在,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无风导致有霾;但其实不是因为“风没了”更容易出现雾霾,而是“风慢了”更容易出现霾。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中指出,风速减小,已成为导致雾霾天气出现频繁的原因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风速都呈减少趋势,平均每年减少0.01至0.05米/秒,部分地区平均风速每年减少超过0.05米/秒。
风来了霾一定会走吗?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介绍:“气压的不均匀性导致气体运动,形成大气环流。空气流动是由于气压不均衡导致的,空气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如果局部是低气压区,周围的空气会裹挟着污染物向这片区域流动,使污染物浓度上升。反之,如果局部小高压增强,污染物会向四周扩散。”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张时煌等专家曾撰文指出,气压对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有显著的负效应作用。
专家们介绍,霾的来去,表面上看与“有无大风”关系密切,但透过表象看本质,其实“霾要走”是因为气压变化导致空气对流加强,风只是空气对流强烈的一种结果。
区域间的空气对流,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也不受地区限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认为,京津冀大气重污染,主要是本地积累加上外地传输导致,其中京津冀地区自身的排放量对PM2.5污染的“贡献”为70%左右,周边省市的区域传输占30%左右。
不少专家表示,掌握霾的流动性,区域联动治霾才是上策。京津冀联合治霾行动开始后,今年前4个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地级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超过14%。
科学识霾治霾才是长远之计
不少受访专家认为,雾霾来,不是完全因为无风;雾霾走,更不能依靠起风。大规模的雾霾虽已消散,但要正确认识风与霾的关系,才能更好治理霾。科学识霾,根据自然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治霾,才是长远之计。
有些专家表示,治霾的关键和前提,在于摸清污染家底、追因溯源。要识别污染源、列出污染清单,才能够从根本上进行对症下药。
不少环保部门人士建议,治霾要有科学的态度,要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区域联动一体的应急响应体系,要用科学和信息化的手段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共享环境监测数据,共同开发应用系统。
国家环保部表示,国家正在推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并逐步加强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体系建设,集中国家和区域各省市在舆论宣传、环境监测、气象预报等方面资源优势,构建区域联动一体的应急响应体系。
每一次重污染天气的过程,都是我们更科学认识雾霾、寻求更有效治理办法的机会。从“等风来”散霾,到治霾“不靠风”,需要的是科学的认知与行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