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12月16日至21日,中国中东部地区经历了今年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强的一次霾天气过程。中央气象台预计,12月底前,冷空气活动频繁,中国不会再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霾天气。
12月16日至21日,中国中东部地区经历了今年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强的一次霾天气过程。华北、黄淮及其周边共13个省(市、区)出现重度霾,霾影响区域面积达到268万平方公里,超过中国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截至22日,华北、黄淮等地的霾天气已经明显减弱或消散。
中央气象台预计,12月底前,冷空气活动频繁,中国不会再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霾天气。
据气象专家介绍,自16日以来,华北、黄淮以及周边地区出现持续性静稳气象条件,大气自净能力差,导致了今年以来最为严重的霾天气过程。
影响范围广 霾覆盖超四分之一国土面积
本次霾天气过程涉及华北、黄淮及其周边共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霾影响区域面积达到268万平方公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宁夏、辽宁、吉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受重度霾影响区域面积达71万平方公里。
持续时间长 重污染时段久
本次霾天气过程从12月16日开始到21日结束,持续6天时间,接近一周,为今年以来霾天气过程持续时间最长。其中,石家庄在18日17时至21日17时,连续72小时AQI指数不间断“爆表”。
PM2.5峰值高 污染严重强度强
环境监测显示,北京和石家庄局地PM2.5峰值浓度分别超过600微克/立方米和1100微克/立方米。雷达监测显示,华北地区上空霾最高厚度接近1000米,平均厚度在500米左右。河北至河南中北部是此次霾过程中污染物浓度最高、能见度最低区域。
前期霾早晚日变化明显
16日至18日,北京、河北北部等地能见度和污染物浓度存在着显著日变化。傍晚至夜间,霾天气重,污染也重;早晨至上午有弱偏北风,相对湿度小,能见度升高,霾天气减轻,污染程度降低。19日夜间至21日,相对湿度持续偏高,能见度也一直偏低,PM2.5浓度居高不下,霾层厚度维持在400米至1000米之间。
预计23日至月底,冷空气活动频繁,强度较强,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由前期明显偏高转为基本接近常年。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总体较好,不会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重度霾天气,但24日至25日,华北中南部、黄淮仍有轻至中度霾天气。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