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义祥:入党指标岂能“送人情”?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时间关口,争取入党指标又成了许多单位和个人关注的热点。本来在“七一”党的生日纪念日到来之际,开展系列纪念和庆祝活动,表彰优秀共产党员、发展新党员、再学党史、重温党章、并籍此纯洁党性,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弘扬正能量,这本来是正常不过的事,也是我们党多年的传统。但现实中总有人把“正事”做歪,让“好事”变味。不能不引发笔者的赘言。

仅仅只是入党指标的分配和争取,就有特别需要关注的现象:根据过往经验,我们的有关部门在指标分配上确实是按比例操作的。出于平衡的考量,每个一级机关一定有一至两名指标,而基层的指标总量上看肯定要多得多。但给人的印象总是觉得机关相对指标宽裕、基层相对紧张。因为前提是机关党员人数比基层党员人数要普及得多。有些机关甚至是全民皆党员,只有少数新招录人员或者司机、临时工等等不是党员。反之,基层由于面广,指标分解下来,有的站所、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和行政村,甚至可能每年一个指标也很难。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有的机关本年度本来可以不要指标,但组织上却分配了一个;有的基层单位优秀分子比较多(比如前面所述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但指标却极度有限,甚至一个也轮不上。这样,那些有了一个指标的机关单位,那个年轻人并不怎么优秀,甚至自己根本就没有入党的意愿,但是组织上为了不浪费指标,却主动“做工作”动员其入党;而那些优秀分子集中的单位因为指标紧张,则出现“排队等候”的状况。

笔者亲历了如下几种现象:其一,某青年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间隙,亲口讲,其实自己一点入党的意愿都没有,是单位组织上派人“做工作”,自己碍于面情而写下的入党申请,反正也不是坏事,入就入吧。其二,某领导在本单位大会上讲,年轻人入党是政治上的大事,组织上要多关心他们;再说了,入党指标不能浪费,如果今年不要,明年就可能被砍掉,所以要动员非党年轻人积极要求进步。如果指标不够,我再通过感情去争取。其三,某家长替孩子着想,希望上大学后“赢在起跑线”,因为大学生党员有优先进学生会、优先就业的机会。所以通过关系找到高中学校书记,要求给予特殊照顾。前提是孩子成绩还不错。结果梦想成真。其四,某优秀青年,学校中层骨干,因为“排队”等不起,不得已找关系争取“带帽指标”,终于如愿以偿。其五,某村换届,群众投票选出了村委会主任,因为前期村支部书记违纪被撤,组织上希望“一肩挑”,拟任该同志同时担任支部书记。但是,该同志还不是党员,于是组织安排“突击入党”……

用不着再举例了,入党,事关一个人的政治信仰和追求,事关他的发展前程,更关乎党员队伍的整体质量与品质,对于如此严肃的政治工作,生活中竟然如此乱象丛生,如此被有些人拿来“投机”。笔者禁不住想起了习总书记的几句发问:这些单位的党组织在做什么?这些人的党性到哪里去了?试想,如果入党指标也可以“走后门”、“做工作”、“送人情”,那么,靠谁来把住党员入党的“入口”?如果“入口”尚且把不住、尚且如此随意,那么,谁来保证党员队伍的整体质量和先进性?难道“入党”也可以“先上船后补票”?更为严重的是,一个“随意”入党的党员,他怎么可能严肃对待党组织的工作?怎么可能视党的信念为崇高、为神圣?怎么可能视党的纪律为“铁律”?怎么可能自觉锤炼党性?组织上又怎么要求他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如诺不然,我们要这样的党员做什么?如果每年都有一定数量“随意”就能入党的人加入,我们的党先进性何在、纯洁性何在?

党章明确地宣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毫无疑问,上述例子所述的对象有的明显与“先进分子”“先锋队”标准格格不入,有的虽然具备了标准,但在组织发展的程序上又走了“捷径”。这与党中央提出的要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和要求显然有着巨大的反差。党员入口把关不严,先进性和纯洁性就被掺了水,客观上也为全面从严治党增加了压力。奉劝那些拿入党指标“送人情”、“搞投机”的人们好好反省自己,赶紧“踩刹车”,否则,全面从严治党的“问责”之剑,就可能要指向你了。(本网特约网评员 杨义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