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鸟欢歌 返湾湖绘就“湿”意画卷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正值新春佳节,大批候鸟从北方南迁越冬,在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过大年”。

自2017年公园建立至今,令人惊喜的是,这里水鸟的数量竟然翻了3倍,种类更是翻了10倍之多,其密度位居全省之首。在这里,水鸟自由翱翔,鱼儿欢快畅游,呈现出一幅“寒冬凛冽鸟翩跹,自在逍遥天地间”的诗意画卷。

候鸟向来是“用脚投票”来选择栖息环境的,这里为何能够成为它们温暖舒适的越冬天堂呢?

退渔还湖

重筑候鸟天堂

站在湖边放眼望去,令人震撼的场景映入眼帘:成千上万只品种各异的水鸟惊起翻飞。它们扇动着翅膀,在天空中交织出一片绚丽的景象,场面极其壮观。

曾经,返湾湖是典型的浅水型湖泊,也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本应是鸟类的欢乐天堂。然而,围湖造田和城镇化的浪潮汹涌而来,湖泊湿地迅速萎缩。再加上人工非法捕猎的猖獗,鸟类的数量急剧减少,这片土地陷入了沉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地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返湾湖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通过开展实施退池还湿、水系连通、围网拆除、渔民搬迁等一系列湿地修复项目,返湾湖湿地迅速恢复了生机。

公园开建之初,湖面仅有6800多亩。但经过持之以恒的退渔还湖还湿行动,如今的返湾湖湿地已有12000多亩。

有了广袤的湿地,候鸟们“闻味而来”,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在这里,能观察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东方白鹳、青头潜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小天鹅、白琵鹭、灰雁、豆雁等。

前不久,超过1000只的大种群花脸鸭现身此地,这在全省都属首次。青头潜鸭是世界极危,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全世界只有1000只左右,2017年在此发现68只,近三年在我市观察到200只左右。

“鸟的种类从最初的43种,到现在目前132种,鸟的数量从最初的5000只左右,到现在5-8万只,比湿地公园建立之初成倍增长。在全省同类湿地中,鸟类密度可排第一,可以说是江汉平原的‘万鸟之家’。”该公园管理处保护科科长杨军介绍说。

多措并举

守护“万鸟之家”

如何守护好“万鸟之家”?在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行动从未停歇。

“鸟类是生态修复成效的重要指标,返湾湖鸟类的种类、数量快速增长,增强了我们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力度的信心决心。”公园管理处负责人的话语掷地有声。

“快看,那只小天鹅受伤了!”管护员魏平建的呼喊声打破了返湾湖的宁静。他迅速驾驶摩托艇冲向受伤的小天鹅,将其带回去救助。这紧张而迅速的救援,只是加大保护力度的一个日常缩影。

为了守护好这片鸟儿的乐园,巡查保护采取了人工与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专业巡护队活跃在湿地沿线12公里的区域,常态化开展巡护工作,劝阻垂钓、偷捕盗猎等不法行为。同时,高科技手段大显身手,对湖区进行24小时全范围监控,不仅能及时发现并制止电打鱼、钓鱼等行为,还能通过AI技术自动捕捉识别鸟类品种。

在打击非法活动方面,联合市公安局、市渔政执法支队、后湖派出所等相关执法单位开展湿地保护专项巡查,绝不放过任何破坏湿地生态与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不法行为。2024年,该公园管理处积极与潜江市人民检察院、潜江市人民法院协调,为返湾湖湿地公园颁发全省首份“返湾湖湿地司法保护令”,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生态效果的有机统一,也给不法分子敲响了警钟。

宣传的力量也不容小觑。持续利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时间节点,大力开展湿地保护主题活动。同时,借助返湾湖“生态教育”研学基地、科普基地等平台优势,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未成年人湿地知识讲座”和“湿地亲子观鸟比赛”等系列活动,让爱鸟护鸟的理念深入人心。

此外,每年的增殖放流让四大家鱼数量增多,为鸟类提供了更充沛的食物。在人们护鸟意识不断提高的努力下,这里的生物多样性正在快速重建。

成效显著

人鸟和谐相处

保护鸟类,本质上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诚如斯言,在这片“湿”意天堂,每一只自由飞翔的鸟儿,每一棵葱郁的树木,每一条清澈的溪流,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都共同构成了我们美丽的家园。

“这里拍照太赞了!”观鸟爱好者吴先生情不自禁地感叹道。他手中的相机快门不停,只为捕捉那一个个灵动而美妙的瞬间。

在这里,蓝天为幕,绿水为景,鸟儿们或嬉戏打闹,或振翅高飞,它们的每一个姿态都宛如大自然精心编排的舞蹈。而关先生则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用镜头记录下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国家湿地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这里已然成为人民群众共同畅享的绿色空间。近年来,湿地公园年均游客量将近10万人次,迎来了国家和省市各级领导200余批次的视察,成功承办生态研学实践活动120余场次。

不仅有口碑,此地也屡次斩获省、市级荣誉,迎来了“金杯银杯”。2019年被湖北省林业局录入“省级重要湿地名录”;2020年被国家林草局录入首批“国家重要湿地名录”;2023年被国家林草局纳入“越冬候鸟重要栖息地”名录。此外,2023年杨军同志被省林业局、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湖北省最美野生动物保护者”的殊荣。

随着我市通过积极开展湿地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栖息地环境改善、增殖放流等工作,生态环境有了显著的优化,为水鸟等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之所。

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珍稀鸟类在这片“湿”意天堂“安家落户”,共同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绝美画卷。(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珊珊 关洪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