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丰街道织密社会救助“暖心网”

“您这两天感觉怎么样?天冷了,要多注意身体。”近日,泰丰街道解放村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到低保对象田某家走访,陪他唠家常,了解实际需求。

田某前期因为无劳动收入导致生活陷入困境,村里工作人员入户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专门制订了救助帮扶方案,帮他办理低保,还安排志愿者定期上门探访,提供情感慰藉服务。

“有了大家的帮助,我觉得生活又有希望了。”田某感动地说。

近年来,泰丰街道坚持以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紧盯社会救助短板和弱项,推行“三强三提升”工作法,织密扎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为困难群众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更温暖的救助服务。

设置社会救助咨询台

强本领 提升社会救助业务水平

“通过参加救助业务培训和学习救助资料汇编,基本掌握了各项救助的条件,群众遇到困难能及时对照救助政策,找到相应的救助种类和救助标准。”泰丰街道白窑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军说道,群众遇到困难,村(居)干部会帮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申请相应救助,也会在规定的工作日内及时上报,帮助困难群众尽快领到相应的救助金。

为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让救助政策在基层更好落地落实,泰丰街道组织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各村(居)民政专干参加业务培训,派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志愿服务小分队”,深入村(居)开展上门宣传,不断提高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率。截至目前,共发放社会救助宣传单1000余份。

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与低保申请对象面谈

强合力 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效率

“现在我们困难群众申请救助太方便了,我把材料交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社会救助窗口,不到十天时间,救助金就直接打到了我的银行卡上!”勤俭村低保家属邓军深有感触地说。

据了解,泰丰街道设置了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调办理”窗口,联合民政、司法、公安、住建等部门,在全域范围内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救助网络,并整合社会资源,扎实开展社会救助各项工作,不断提升社会救助精细化水平。

上门了解困难群众家庭情况

强创新 提升社会救助保障范围

除了群众自行申报外,泰丰街道转变工作方法,深入细致排查辖区困难家庭、特殊人员,重点关注因病、因学、因意外事故等引发的收入大幅缩减家庭,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同时,持续加强与医保、残联等部门信息沟通,主动寻找救助需求,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

“街道为我家人办理了低保,缓解了生活压力,也减轻了我们家的治病就医负担。”家住青龙沟社区的张女士说。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泰丰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不断增进群众福祉,优化服务方式,提供全程式、长效式、陪伴式的跟踪关爱服务,当好困难群众的“解忧人”。(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洪苗苗 通讯员 马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