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尾声悄然来临,2月5日,正月初八,记者来到鑫乐大酒店,未进厨房,已闻香气。走近一看,中国烹饪大师、湖北楚菜大师彭绍新正站在灶台前,为徒弟们示范那道流传了百年的潜江名菜——“二回头”。
只见彭师傅将新鲜的鳝鱼洗净,小心翼翼去骨取肉,随后轻轻拍上一层薄薄的淀粉,放入蒸锅,待上汽后蒸八分钟。时间一到,取出鳝鱼,将其改成6厘米的小段。
灶火燃起,熟猪油在锅中烧热,泛起丝丝青烟。彭师傅迅速倒入此前蒸制好的鳝鱼段,刹那间,“滋啦”声响起,香味瞬间弥漫开来。紧接着,将调好的芡汁均匀淋入锅中,鳝鱼段在汤汁中欢快地翻滚。最后,撒上葱段和胡椒粉,一道美味的“二回头”就此完成。
刚刚出锅的“二回头”,外表看似冷凉,实则入口温热,轻轻一咬,鱼肉化渣,余味在舌尖缠绕,久久不散。其鱼酥肉嫩,汤汁纯美,令人回味无穷,趁热品尝最是鲜美。
彭师傅一边擦着手,一边向徒弟们讲述着这道菜背后的故事:“这‘二回头’啊,名字可有来历。清朝末年,有个赶考的秀才路过潜江黄场的一家小酒店。店里当时就剩一盘蒸好没卖出去的鳝鱼,老板脑筋一转,把这蒸鳝鱼回锅烩制,秀才一吃,那是赞不绝口,便问老板菜名,老板笑着说名叫‘二回头’,意思是这鱼经过了二次烩制。”
后来,秀才高中特地回来再尝这道菜,并且赋诗一首“妙哉二回头,客去无须留,异香随风走,何日再回头”。
从此,“二回头”这名字不胫而走,不仅代表了独特的烹饪手法,也寓意着让人吃了还想再来。
“这道菜能流传百年,靠的可不仅是传统做法。”彭师傅感慨道,现在大家讲究清淡饮食,他们对菜品进行了创新改进,加了黑木耳、青菜,进行荤素搭配,颜色好看,也更健康。
如今,“二回头”早已不仅仅是潜江人民舌尖上的美味,更是大家内心深处的一份情感纽带。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这道菜承载着家乡的味道,是他们归乡时最温暖的记忆。(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