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
黄冈日报推出省两会特别报道
“愿景”变“实景” 聚力建支点
——从省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看黄冈发展新气象
《黄冈日报》1月18日二、三版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历史使命。
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就是要以经济实力领先、枢纽地位彰显、科技创新策源、现代产业引领、改革开放赋能、生态环境优渥、社会治理高效、文化繁荣兴盛为显著特征,以整体提升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为主攻方向,打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和战略枢纽,打造中部地区崛起的强劲增长极和重要动力源,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样板和重要典范。科技和产业创新、深化改革、高水平开放、乡村全面振兴……1月16日上午,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武汉开幕,代省长李殿勋作政府工作报告。建设支点,黄冈如何担当作为?黄冈日报记者撷取报告关键词,结合黄冈重点工作等进行了梳理。
【热词1】扩大内需
报告这样说
坚持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消费投资互促共进,让内需成为拉动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黄冈这样做
2024年,我市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支持小微企业融资79亿元。新增经营主体12.1万户、“四上”企业754家。以“十大行动”为抓手推动有效投资聚势突破,新开工亿元项目635个,新入库项目投资1880亿元。合武高铁、英黄高速、黄黄高速改扩建等百亿项目开工建设,新祥云新材料、三利谱偏光片、石鼓冲绿色建材、平坦原、紫云山抽水蓄能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争取“两重”“两新”等中央支持资金290亿元,居全省前列。以“新城启航·企聚黄冈”为平台精准招商,签约重点项目657个、当年开工率全省第三,到位资金785亿元、创历史新高。
2025年,我市将坚持规划引领,突出投资效益,以扩总量为基础、以优结构为导向、以抓落地为根本,实施“项目建设年”行动,抢抓“两重”“两新”加力扩围机遇,按照不低于全省10%份额争资争项,力争新开工亿元项目650个以上、新入库投资2000亿元以上。
大力实施“消费提振年”行动,打造消费新品牌,以东坡庙会为平台,全年举办活动300场,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热点。塑造服务消费新优势,推进商文旅体康融合发展,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推动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把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生态等优质资源嵌入“好房子”,激活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丰富消费新场景,依托好山好水好文化,开发研学、消暑、养心等消费场景,激活文旅消费。推出“中医养生去黄冈”“跟着赛事去黄冈”“绿色生活去黄冈”等主题活动,发展健康消费。建设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农事体验目的地,导入都市消费。打造一批演艺新空间、娱乐新天地、假日不夜城,培育潮玩消费。完善消费升级新环境,实施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
【热词2】新质生产力
报告这样说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带动全面创新,实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与更好发挥先发优势的“智慧增长”。
黄冈这样做
近年来,我市坚持链式思维,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团风绿色建材、武穴医药化工入选全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748万千瓦,居全省第一。黄冈高新区首次上榜“全国百强”,综合排名第88位。“光谷第九园”二期主体工程完工,黄冈化工园提档升级,鄂东绿色印染基地、武穴港区多式联运工程等加快建设,园区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黄冈两颗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开辟空天产业新领域。
链创科技要素。搭建科创供应链平台,入驻企业3131家,达成合作1403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37亿元。新增院士工作站1家。实施技改项目480个。新增高企253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61家,均居全省前列。链接“两业融合”。组建泛家居、钢构、石材建材等供应链公司,实现双向赋能。依托花湖机场,打造“空运+城市物流”新型物流模式,黄冈城市货站、黑豹物流、顺丰冷运一期等投入运营。黄冈智慧物流服务平台上线,县级物流中心全部建成运行。
2025年,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市还将加快立讯精密三期、新明珠二期等350个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年度投资650亿元以上。推进蕲春花园抽水蓄能、英山铁基液流储能、浠水绿电交通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打造中部新能源示范城市。依托华星光电、长江存储等头部企业,主攻电子化学品和光器件、光模块、光材料等关键环节,配套专业园区;对接光谷生物城,推动基础原料药向特色原料药升级,健康食品、健康服务做大做强,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创新发展,加快打造千亿产业。加快中船重工712所动力电池、装备项目落地,推进黄州、武穴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建设。依托东湖高新黄冈智造园、TCL智能制造产业园,招引上下游企业20家以上。依托科峰传动,打造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推动多业融合,开辟电子雾化、生物萃取、艾灸机器人等新赛道。
【热词3】深化改革
报告这样说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黄冈这样做
我市坚持集成改革,内生动力加速释放。系统推进五大领域、142项重点改革,多项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大财政体系建设盘活国有“三资”1141亿元,通过“三变”,拓展国企融资空间600亿元,地方债务风险等级降为绿色。加快国企功能性改革,新增AA及以上信用等级公司7家。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行“一区多园”“管委会+公司”模式。市县一体建设“数公基”,“两平台三系统”上线运行。开发“i黄冈”惠农服务平台,上线用户247万。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平均办事时限压减61%,“一网通办”率95%,45个关联事项实现集成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小田并大田”等17项农村改革纵深推进,信贷风险补偿“白名单”扩面,农村资源要素融资落地开花、发放贷款77.8亿元。
2025年,将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健全战略规划实施机制。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深化大财政体系建设,统筹化债与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动力循环机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根本,以提升运营能力为核心,以市场化转型为方向,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强化国企引领带动功能,围绕主导产业提供基础性支撑、生产性服务,在销售渠道体系建设上务求突破。深化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改革,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创新金融服务,持续提升存贷比,新增贷款410亿元以上。推动各项改革集成发力、协同高效,把多件事做成一件事,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
【热词4】高水平开放
报告这样说
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黄冈这样做
在战略规划指引下,全市上下抢抓同城化机遇,系统承接都市圈交通物流、科创产业、公共服务功能辐射和文旅康养需求,向大别山地区梯度辐射。链接花湖机场、阳逻港和国际陆港,建设黄州空港、武穴水港、麻城陆港三个枢纽节点,布局浠水、黄梅、蕲春等集散中心,打造国际物流枢纽北向辐射和东向开放廊道。建好光谷科创大走廊黄冈功能区,深度参与都市圈功能分工。强化大别山区域协作,注重发挥口子县、口子镇作用,更大范围整合资源。深化与宁波对口合作,推进小池与九江、散花与黄石跨江合作。建立对港澳交流合作机制,深化与大湾区经贸协作。加快黄冈高新区与团风园区共建、临空区与巴河片区抱团发展,推进G347、S409、牛车河灌区、长河水系连通等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落实外贸外资14条,加快优质农产品等出口,新增出口企业40家,支持企业共建共享海外仓,进出口总额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
【热词5】城乡融合发展
报告这样说
创新省内协调发展机制,鼓励各大板块发挥比较优势,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路子,大力推动能够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包容增长”。
黄冈这样做
我市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以政策支持激活需求端,着力打通“聚人、安居、兴业”这个经济社会循环,带动4.5万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安居,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6%、全省领先。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3006套,建成完整社区50个,改造老旧小区401个。
市区“三城”建设全面起势,黄冈二中一期建成开学,城市新中心建设起步开篇。东坡文旅区首开区、叶路洲城市微度假中心建成开园,文旅城焕新提质。华中光电材料产业基地落户,新导入光谷配套项目15个,科技城雏形显现。以茶叶、茯苓空运出口为标志,空港城借机起飞。城市主干道提档升级,“四路一环”沿线整治、遗爱湖综合治理、地下管网改造等加快推进。
持续推进美丽城乡建设三年行动,控违治乱16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109万平方米、停车位1.3万个,新建城市绿道16公里、口袋公园31个,建成“城市家具”样板区12个。完成交通投资200亿元,新开工黄小等4条高速,G347、燕矶长江大桥等加快建设。红安获评全国城乡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完成水利投资40亿元,8条中小河流治理、21个大中型灌区建设、72座水库除险加固项目顺利推进。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6%,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6.5%,垃圾分类自然村占比55.8%。麻城入选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浠水入选全国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红安“两网融合”模式全省推广。900个行政村新建充电桩,“四好农村路”、寄递物流、5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热词6】乡村全面振兴
报告这样说
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黄冈这样做
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全域推进“清洁家园”行动,清理整治“三堆两垛”“三乱”现象,因地制宜推进“四小园”建设,群策群力解决“脏乱差”问题,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推进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7%,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垃圾分类自然村占比达到60%。补齐乡村教育、医疗、养老、文体等公共服务短板,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城市公交向100个行政村延伸,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达到70%以上。推广传承乡土记忆的农房图集,组建国有平台,为农村建房提供全流程服务。推进20个红色和美乡村、20个生态和美乡村、20个产业和美乡村建设,先集中资源补齐功能、打造样板,再串珠成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热词7】文化创新发展
报告这样说
充分发挥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名山大川多的优势,大力推动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黄冈这样做
扎实推进全国文物普查,红安县成功列入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争取资金1.2亿元实施11个文物保护重点项目。组建25支普查队伍开展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已复查文物点5768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线索151处,调查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市田野调查率达到100%。新增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项,省级及以上非遗项目达54项。
紧扣全域大文旅发展战略,紧盯文旅消费趋势,坚持对内整合、对外开放,打造东坡庙会品牌,以多彩旅游路为纽带,整合文旅资源和服务功能,链通市内、串联周边,加快区域联动,建成多彩旅游路750公里,入选国家精品旅游线路5条。东坡庙会亮点纷呈,全年接待游客超6000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500亿元。庙会“三宝”火爆出圈,《长江边的婚礼》获评首届全国小戏小品展演优秀作品。麻城龟峰山获评鄂东首个5A级景区。成功举办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年会。
2025年,我市将继续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持续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认定、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加快“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黄冈段建设,支持红安建设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实施新时代艺术创优工程,振兴黄梅戏等地方戏曲,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把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提升运营能力,匠心打造庙会“三宝”,推动文化小剧常演常新、文创产品火爆出圈、黄冈美食有品有味。
【热词8】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报告这样说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建立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基础上的“绿色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
黄冈这样做
抓实抓好长江大保护三年行动,持续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统筹生产生活生态,提升10条小流域试点成效。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市黑臭水体,提升龙感湖、赤东湖等重点湖泊水质,推动华阳河等重点水系互联互通、联调联控,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标本兼治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效。加快陶瓷、造纸、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实施重卡换电。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工厂、绿电园区试点。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统筹推进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退化林生态修复和林分林相改造。推进碳排放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支持白莲河库区做活“水经济”。
【热词9】改善民生
报告这样说
坚持保基本、守底线、补短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效。
黄冈这样做
202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1万人,促进“家门口”就业2.7万人。职业技能培训5.2万人,成功举办首届全国保健艾灸师技能竞赛。发放社会救助金17.4亿元,养老、医保等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巩固融合型教联体改革成果,组建黄冈中学高中联校。新增公办义教学位15030个、学前教育学位4350个、婴幼儿托位4349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通过中期评估。推进“三医”联动,深化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改革,建设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县域就诊率90%以上。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上线,养老机构床位突破3万张,乡镇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覆盖率93%。新识别3904户监测对象并落实帮扶,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前三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3%、增速全省第二。
2025年,将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就业优先,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推动全民参保精准扩面,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加强特殊群体关爱帮扶。抓好“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000户,完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功能。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配套措施,新增婴幼儿托位3600个以上。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优化教育布局,争创全国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区,支持黄冈师院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推进健康黄冈建设,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深化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县级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全覆盖。持续推进“四大工程”,加快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和示范试点项目建设,发展药旅融合、药膳药饮、中医康养等多元业态。推动蕲艾大健康产业示范发展,支持茯苓、天麻等打造全国“单品冠军”。
来源:黄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