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12月13日电 题:贱卖的发电机 新买的制茶机——安徽水电供区改革两周年回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陈尚营、刘军喜、杜宇
蔡胜明到底还是贱卖了家里的发电机,虽然损失好几万元,但他还是很高兴,总算完成一桩心愿。
隔着几座大山,刘文兵从浙江新买的制茶机已经在路上,预计12月14日就能运到厂里。尽管投资将近百万元,刘文兵心里有底。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蔡胜明所在的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磨子潭镇堆谷山村和刘文兵所在的安庆市岳西县古坊乡下坊村,两地都在大别山里,以前都是水电供区,两个山村的能人饱受缺电之苦。
由于历史原因,安徽省包括霍山县、岳西县在内的6县(市)建有水电供区,供电人口50多万人。两年前,记者在水电供区采访时了解到,水电供区部分线路、变电站设备线路老化、超期运行,安全隐患多且经常停电,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打雷下雨停,刮风下雪停,晴天检修还要停。”蔡胜明说,因为山里风景好,经常有游客光临,家里投入不少钱开了农家乐,没有客人来焦心,客人来了又担心,“随时可能停电,客人甩头就走还是小事,主要是咱心里过意不去,生意是得过且过。”
为应付停电,2016年,蔡胜明狠狠心,花6万元买了一台柴油发电机。
图为2020年1月14日,蔡胜明家的发电机。 新华社记者陈尚营 摄
“解决了一点问题,但带来的问题更多:噪音太大,住宿的客人受不了;耗油量太大,烧钱。”蔡胜明说,发电机买回来好几年,也就用过20来次,实在没办法了才会用。
“就盼着政府能把线路整个改掉。”记者两年前走访时,这是蔡胜明和刘文兵共同的心愿。
刘文兵和他的父亲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专家,家里开了茶厂,生产当地的特色绿茶岳西翠兰,带动周边几十户茶农增收,其中还有十几户困难帮扶户。
刘文兵说,岳西茶品质好,有茶不愁卖,但在制茶过程中,停电、电压低成为他的心头之痛。
“电压太低,我以前只能选择在半夜制茶,因为我一开机器,其他村民家的电灯都亮不起来了。”刘文兵说,有一次停电,1000多斤鲜叶无法及时杀青,损失超过6万元。
图为2021年12月9日,刘文兵家已经拆卸的旧制茶机。 新华社记者陈尚营 摄
2019年11月,安徽省水电供区改革启动,水电供区电网资产和供电业务移交国家电网。根据计划,水电供区到2022年完成电网改造,实现供电服务均等化。
蔡胜明和刘文兵所在的村子,电网改造于去年和今年相继完成,他们再不用为用电的事发愁。
蔡胜明的发电机用不上了,尽管最后只卖了1万元,蔡胜明说,相比以前用电不便,这点亏可以吃。
刘文兵决定给厂里的机器更新换代,他花费近百万元,要打造一条岳西翠兰标准化生产线。“明年我有新目标,除了扩大规模,不管是从茶叶品质还是产量上,都要更上一层楼。”刘文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