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上“领头雁” ——记张金镇肖家场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肖吉刚

云上潜江报道 走进张金镇肖家场村,风格统一的二层楼房沿永益河南岸、北岸呈“井”字形整齐分布;硬化刷黑的路面两旁绿化装点,满目葱茏;清淤后的河道坡面砖砌改造后,河水清澈见底;重新修建的永益河一桥、二桥,让村民出行更加便捷……近日,记者在该村采访时,村民纷纷点赞:“在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肖吉刚的精细治理下,肖家场村变美了、变亮了、变富了!”

肖家场村全村483户,面积7000多亩,与江陵相邻,地势低洼,是有名的“水袋子”。一直以来,靠传统种养过日子的村民难以走上致富路,年轻人大部分外出打工。

2017年初,在村民的期待中,肖吉刚挑起“领头雁”的担子。“全指望靠天吃饭的村民守着自家的几亩薄田是无法走进小康生活的。”为改变落后面貌,肖吉刚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讨论决定肖家场村新的发展路子。

人心齐,泰山移。很快,在市、镇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肖家场村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全面改造升级。4年来,全村上下合力奋斗,在永益河、半头河、南新河上建桥9座,填埋涵管160余个,植树造林1万多株,对上永湖全面实施电力改造,夯实路基土方量510立方米,硬化村组公路2万米,疏淤河道1.3万米,实现了路路相连、水水相接、桥桥相通,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种地靠天的问题。

肖家场村地处湖区,土地多为高渣土,土质肥沃。依据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肖吉刚把全部心思用在“虾+”示范基地建设上。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养殖技术培训,虾稻、虾莲等养殖模式很快在肖家场村推广开来,养殖面积由原来的不足千亩扩大到目前的5000亩,人均收入增加了近3000元,涌现出多名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养殖大户。

脱贫攻坚战中,肖吉刚更是投入了大量精力。3组村民刘文先,患有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四肢浮肿,与妻子离婚多年,连逾八旬的母亲生活不能自理,刘家多年与贫困相伴。肖吉刚除帮助其落实救助政策和教育补贴外,还通过农商行为其贷款发展虾稻共作,让其年收入达到8万元以上,还盖起了小楼。

像刘文先一样摆脱贫困的不止一人,4年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肖吉刚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的方式,通过种养结合、职业技能培训、定向劳务输出、小微贷款等途径,帮助18户贫困户摘了帽,脱贫人口82人,完成全村脱贫。

为破解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难题,肖吉刚组织村民代表清理资产资源,村纪检委员会全程参与监督,加快推进集体经济发展,使肖家场村从一无所有到集体经济年收入13万元,村里也有条件改善人居环境,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现在,肖吉刚感到肩上的担子更加重了,他说:“只有永不停歇带领全村在致富路上奔,才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村民的殷殷期盼。”(来源:潜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