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稳健复苏显韧性 长期向好有支撑——从三季度看中国经济走势
新华社记者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5月26日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拍摄的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历经疫情、汛情等多重考验,加之基数抬升影响,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9%,增速有所回落。但从累计看,前三季度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仍稳定在合理区间。
放眼全球,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持续稳健恢复,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依然是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稳定力量。
抗压前行 中国经济彰显韧性
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部分指标增速放缓,外界不乏担忧之声。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说,去年三季度,我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率先恢复生产生活,经济同比增速回升至4.9%。基数抬升影响,是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季度同比增速“前高后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进入三季度以后,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全球疫情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恢复势头有所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国内部分地区受到疫情、汛情的多重冲击,经济转型调整压力有所显现。”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说。
9月12日,农民在贵州省龙里县湾滩河镇金批村稻田里收获稻谷(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龙毅 摄)
观察大国经济,必须观全局、辨大势。既要正确看待局部数据升降之“形”,也要精准把握经济总体向好之“势”。
付凌晖说,从累计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仍高于预期目标,主要宏观指标总体处于合理区间,经济运行不乏亮点。
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5.0%;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6%,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
生产形势稳中向好——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两年平均增长3.6%;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6.4%;
外贸外资持续向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7%,前8个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2.3%;
国内需求持续恢复——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7.3%,两年平均增长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3.9%;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持续复苏但势头趋缓,预计全年增长率为5.9%,但中国经济将增长8%。
“主要国际组织预期2021年中国经济仍能保持8%左右的较高增速,这不仅高于全球平均增速,也高于主要经济体增速,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看好。”付凌晖说。
抢抓机遇 中国经济释放活力
虽然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但一些细分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持续优化,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发展动能稳步增强。
在广西柳州一家汽车企业,工人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忙碌(8月12日摄)。新华社发(黎寒池 摄)
经济结构更优——
前三季度,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27.4%,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最终消费贡献率为64.8%,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升级类消费和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
风险挑战面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向创新要动力,抢抓机遇换道超车,打造核心优势,牢牢握住发展主动权。
江苏苏州,纺织服装企业京奕集团偌大的生产车间里少有工人的踪迹,一台台设备喷出的丝线,形成一个个“漩涡”,一根根纱线就此诞生。
6月3日在第十七届中国(天津)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上拍摄的工业机器人。新华社发(孙凡越 摄)
“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上涨等多重冲击,公司抓紧研发‘涡流纺纱’技术,提高纺纱速度,研发再生纤维,提高产品附加值。”京奕集团总经理陈路说,前三季度,集团实现销售额16.45亿元,同比增长20.5%。
新动能快速成长——
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2.5%和57.8%;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6%。
“新动能是支撑中国经济持续稳健恢复的重要力量,中国加大对创新领域的投入,向世界前沿国家追赶,未来必将在相应产业链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李承健说。
在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智能化焊接机器人在进行焊接作业(4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三季度,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1%,处于近年同期较好水平;前三季度,教育、卫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4%和31.4%,快于全部投资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显现,中国经济“进”势彰显,将进一步巩固经济“稳”的基础。
不过,不可否认,近段时间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能源供需矛盾凸显、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等问题,进一步暴露出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在广西一家螺蛳粉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直播销售螺蛳粉(6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中国经济正处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期,针对增速放缓的短期应急政策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远看,应将政策重心放在一揽子促进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结构性政策上,包括通过完善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教授陈玉宇说。
劈波斩浪 中国经济勇开新局
多重考验下更要坚定发展信心,稳步恢复中更要保持一份清醒。
放眼四季度及明年初,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挑战更趋复杂严峻:全球疫情仍充满变数,主要经济体通胀水平持续升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凸显,复苏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
在位于山东潍坊的潍柴集团总装车间,工人在流水线上装配发动机(4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挑战越是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要着眼长远向改革要活力、破除发展瓶颈,向开放要动力、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激活中国经济蕴藏的巨大潜能。
“稳”字当头,进一步发力跨周期调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去年我国季度间经济增速波动较大,在今年形成基数效应,需要跨周期调节防止增速大幅波动,使两年平均增速、环比增速尽可能平稳并保持在合理区间。
10月15日,参展人员在第130届广交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四季度,稳增长要更好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带动扩大有效投资。”高瑞东说。
一系列改革和保供稳价措施迅速出台,进一步做好能源生产供应;多措并举防止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向供应链下游传导,保证民用电价格稳定……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精准施策,稳住市场预期,才能稳住经济基本盘。
这是消博会上的海控全球精品免税城展台(5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新”字引领,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发展潜力——
今年,欧莱雅将位于上海的中国区总部“升级”为北亚区总部。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叶鸿慕说,上半年,中国大陆销售额同比增长34.2%,仍是集团业绩增长的主要引擎,未来将继续巩固中国大陆市场。
在全国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探索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出台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政策措施;进一步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瞄准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短板堵点,改革开放向深水区挺进,畅通经济循环,激发经济潜力。
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软件园企业服务超市的工作人员为入园企业提供相关服务(5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踏上新征程,发展形势越复杂严峻,越要深化改革开放,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重塑未来发展持久动力。
距离“十四五”开局之年结束还剩70多天,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以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全力冲刺,确保如期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十四五”开好局、迈好步。(记者魏玉坤、申铖、王雨萧、邹多为、朱程、赵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