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我们迎来了又一个世界粮食日。
从1981年到2021年,这已经是第41届世界粮食日了。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也是关系到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国饭碗”时强调,“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据了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居民由原来自给型消费转为外购型消费,我国粮食总需求量将逐年增加。目前,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的人均口粮消费需求均在平稳下降,只有饲料用粮的玉米和榨油所用大豆消费在增加,产需关系趋紧,尤其是大豆的进口一直在增加,并且未来仍将增加。
中国的粮食产量虽然连年丰收,但是浪费的粮食也不少,中国餐饮粮食浪费每年在1700万至1800万吨,“舌尖上的浪费”令人触目惊心。想当年,农民为了交公粮,把自己生产的粮食中最优的产品上交给了国家。当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粮食减产的时候,农民宁可饿肚子,也要交公粮。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从今年开始,我国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意义十分重大。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稳住“三农”基本盘,保障粮食安全,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珍惜粮“缘”,不负“食”光。我们既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充实粮食储备、保证市场供应,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又要做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品创新,拓展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作为公民,我们要深刻认识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餐饮浪费行为的严重危害性,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一名公民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牢固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自觉践行反对食品浪费、崇尚节俭美德的理念,从当下做起,从自身做起,把节约理念贯穿家庭用餐、生活用餐、工作用餐等各个方面,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本网特约网评员 陈训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