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在新:丹心写就艺林春 情系桑梓报春晖

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曹以成)“如果说我的艺术之路走出了小小的成绩,也是源于曹禺故里深厚的文化底蕴,众多家乡老师的栽培,还有我的母亲河——老新直路河甘泉的养育。我要用我的画作致敬家乡,致敬这个伟大的时代。”9月30日,在市美术馆展出的“情倾丹青 梦圆故里”——马在新重彩花鸟画精品展上,国家一级美术师马在新无比激动地说道。

本次展出的作品,是马在新先生从多年来在国内外参展的千幅花鸟画作品中,精挑细选出的100幅,每一幅都各具神采,且有别于传统花鸟画,既有淳朴稚拙的写生,又有浓妆艳抹的重彩装饰,令人不禁眼前一亮。

记者还观察到,此次展出的作品多以鸿篇巨制的尺寸和结构为主,最大尺寸达到了4米*5米,据介绍,此规格作品大概需要3个月才能完成。

遨游在马在新先生创造的艺术海洋里,瞬间在嘈杂凡尘中捕获到抚慰心灵的能量,令人身心放松舒缓,逐渐回归自我。借此难得机会,记者还有幸采访到马在新先生。

作为土生土长的潜江人,他自幼受到荆楚文化的熏陶,父母师长的言传身教成就了他勤劳、善良、正直、孝顺、进取的优秀品质。16岁时,他进入老新镇食品所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画画,以此丰富生活。

在习画之路上,马在新先后拜在王章煜、郭怡孮、汪新士、黄猇、郭方颐、刘荫祥等众多名家门下,通过转益多师,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断提升创作技巧。

2001年5月,54岁的马在新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受到首都艺术界专业人士和观众的高度评价。同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马在新画集》。

2002年,他从单位退休,从此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为实现更高远的艺术梦想,他负笈北上首都、南下深圳,以虔诚执着的态度如饥似渴地学习。

中国画既要承继传统,又要开拓创新,真正的艺术作品,只有在继承前人宝贵文化艺术遗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独出机杼,形成个人鲜明的创作风格与艺术特色,才能有恒久的生命力。于是,马在新决定放弃原有的画风画貌,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别开生面,独出心裁。

2008年,他赴西双版纳写生,创作了一幅6尺整张的作品《灼灼其华》,造型上以实际写生为依据,色彩上吸收了西方的表现理念,构图上大胆试用现代新图式理念,展现了一幅千年铁树开花熠熠生辉的奇丽壮美景象,得到导师李魁正教授的高度赞赏和评价:“它完全可以与梵高的《向日葵》相媲美!”

人生有限,艺无止境。虽已是花甲之龄,但马在新认为,此时正是艺术创作的成熟期,一定要快马加鞭,只争朝夕,在花鸟画的创作领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2010年,他进入石齐艺术研究院深造,还深入研究近当代名家大师的作品,并汲取中国民间年画、石窟壁画等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融古纳今,集多家所长而熔冶一炉,藉此进入脱胎换骨的阶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随着时间流逝,马在新先生的写生作品不仅数量多、尺幅大,而且精进神速。他以画家独特的眼光观察大千世界,用精湛的技艺创作出一幅幅令人惊叹的、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精品佳作。而后,这些艺术精品先后在深圳、山东、福建等地展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可。

对于马在新先生而言,丰富的生活阅历,深厚的文化底蕴,过人的艺术悟性,不懈的求索努力,再加上名家大师的指导帮助,使他在花鸟画的曼妙天地间长袖善舞,挥洒自如,收获了一系列的荣誉果实。

蝼蚁求索,情系桑梓。马在新“回馈家乡,诠释乡愁”的心愿终在国庆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实现了。他说,未来将不忘艺术初心,不懈探索创新,画出尊崇前人、异于今人、无悔后人的好作品,然后让这些画作全部叶落归根,定格在家乡潜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