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市脱贫群众告别穷日子,正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在周矶管理区,一幅幅动人图景,构成了产业兴旺、生机勃勃、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图景一:潜半夏撬动产业脱贫
“别看它长得普普通通的,这可是‘金疙瘩’,是我们家脱贫的‘法宝’咧!”近日,周矶管理区河东四队脱贫户孙娟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自己种植的潜半夏。
孙娟的女儿患有重病,每月都要进行治疗,导致家庭贫困。帮扶干部了解情况后,考虑到不能离家太远,便鼓励她种植道地药材——潜半夏。
人勤地生金。去年,一亩潜半夏产量近700斤,最高价卖到17元/斤。这让孙娟信心大增,今年是她种植潜半夏的第4个年头,她几乎把家里的地都种上了半夏。
在自身的努力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孙娟一家在去年实现了脱贫。脱贫后的她更是全身心投入到半夏种植技术学习中。“每年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我把遇到的难题一一记下来,现在基本上都解决了。”种植技术有了,销路也不愁,孙娟的信心更足了,她准备继续在管理上下功夫,争取效益最大化。
周矶管理区是我市潜半夏产业发展的重要“战场”之一,通过“万户、万亩、万元”模式,直接带动区内贫困户29户,每户年增收5000元以上。今年可为全市提供2000亩半夏种子,同时借助申报创建的潜江市潜半夏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建设发展,可为全市更多脱贫户发展种植半夏致富,综合带动近3万人就业。
图景二:特色生产走出致富路
添草、喂料、清理……前进6队脱贫户马红波正在按时喂养10多头能繁母牛,不时传来的哞哞声让牛棚充满了生机。在他的精心饲养下,牛儿们长得膘肥体壮,成为他脱贫攻坚路上的“致富牛”。
看着满脸精气神的马红波,谁能想到几年前的他却是入不敷出的贫困户。4年前,他的妻子分娩一对早产双胞胎,母女三人体弱多病,常年吃药住院,让原本普通的家庭负债累累。
帮扶干部来到家中,向他详细介绍了扶贫政策。经过与妻子商量,马红波决定发展养牛,肯吃苦、肯钻研的两口子一心扑在养牛事业上。经过夫妻俩的精心照料,出栏时一头牛净赚了7000余元。这更加鼓舞了马红波的斗志,他有了扩大养殖规模的念头,帮扶干部及时帮他办理了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红红火火的养殖事业开始迈进新篇章。
“现在我已经掌握了养牛的技术,下一步,我要把技术传授给别人,带动身边的脱贫户一起发展养殖,共奔富裕路。”马红波表示。
马红波养牛只是该区“因户制宜”发展特色生产的一个缩影。该区带领64户脱贫户发展特色种养,其中种植西瓜、水果和蔬菜等走种植脱贫之路的有23户,从事养肉牛、养兔、养鸡等养殖脱贫之路的有17户。他们正信心十足,从脱贫“战场”走来,向小康加速奔去。
图景三:稳岗就业促增收
“我和老公两人每年的工资,足够两个孩子上学和日常开销,这就是最幸福的日子!”在尝香思公司牛肉酱车间,脱贫户龚义会结束上午的工作,正准备吃午饭。
龚义会以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的情况曾让她愁坏了: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正是花钱的时候;爱人患有癫痫,不时发病,无法干体力活,养家的重担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
扶贫干部积极开展帮扶,先帮她找到尝香思公司的制酱工作,后帮他爱人找到一份较为轻松的押运工作,自此两人每年有了5万元的收入,成功脱了贫。
“脱贫只是第一步,我相信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她说脱贫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心情更加愉悦,人也更有精气神。
像龚义会这样有就业需求的脱贫户不在少数。考虑到招工难和务工难,周矶管理区提早谋划,主动对接,为辖区脱贫户和民营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牵线搭桥”,解决用人单位的燃眉之急,帮助脱贫户在“家门口”就业,进一步助力提升全区就业水平,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了解,周矶管理区自2015年以来,2016-2020年连续5年脱贫攻坚综合考核位居全市区镇街道总分第一;今年,还获得湖北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集体记功奖励。荣誉背后,是用一个个感人且鲜活的脱贫故事,书写的脱贫攻坚精彩答卷。
“征途漫漫,接续奋斗。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抢时间、抢机遇、抢要素,积极打造‘一园两带’,努力实现管理区大发展、大变化、大贡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努力为我市实现‘百强进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来源:潜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