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今天,他们是动人的风景线

新华社福州9月21日电  题:今天,他们是动人的风景线

新华社记者董建国、张逸之、吴剑锋

同一轮圆月,不一样的相思。中秋佳节,万家共享团圆时,在福建省的抗疫一线,有一群人却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千家万户筑起安全的“防疫墙”,成为动人的风景线。

一家三口最美逆行

在莆田仙游县郊尾镇的高速卡口,民警倪志川正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和同事们对过往车辆进行盘查登记。“这里是进出高风险区域的通道,不能有丝毫马虎。”

9月20日,在莆田仙游县郊尾镇的高速卡口,民警倪志川(右)正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和同事们对过往车辆进行盘查登记。 新华社记者魏培全 摄

疫情发生以来,倪志川主动请战,成了第一批疫情防控应急队的队员。“我们是24小时值守。每天工作结束,人都要虚脱了。”

“我的儿子和妻子也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们也很拼,对我也是一种鼓励。”提起特殊时期的坚守,倪志川说起了牵挂的亲人。

9月20日,仙游县榜头派出所民警倪泽寅(左二)在仙游的一家定点隔离酒店值守。新华社记者魏培全 摄

倪志川的儿子倪泽寅是仙游县榜头派出所的一位民警。连日来,他正在仙游的一家定点隔离酒店值守。“目前酒店里入住了170多位隔离人员,” 倪泽寅说,每天需要盘查进出人员信息,维护隔离区秩序,工作琐细而紧张。“遇到一些隔离人员情绪不稳,还要不断地做安抚工作。”

倪志川的妻子宋寒冰则每天坚守在枫亭高速路口,协助交警对驾驶员进行测温登记,严控车辆进出。

“我们距离不远,但没办法见面,每天只能通过电话、微信互报平安。” 倪志川说,虽然少了团聚,但多了一份坚守,多了一份责任担当。

“复原魔方的人”

“请您与我们一起,把生活的魔方拧回原位……”日前,厦门思明区开元街道后江社区福满家园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后不久,一则“絮絮叨叨”的防疫通知意外“点燃”了网民的情绪。

“这封信让人有了被牵挂的感觉。它告诉那些无法出门的群众,他们只是被隔离,并没有被遗忘。”谈及通知的走红,后江社区网格员叶露艳说。

9月21日,在因疫情管控的厦门市福满家园小区,参与疫情防控的后江社区网格员叶露艳在穿戴防护服。新华社记者姜克红 摄

连日来,叶露艳与同事们共同肩负着“拧回魔方”的任务。由于物业人员被隔离,社区有限的人力全都扑到一线。每天从清晨6点忙到深夜一两点,这是叶露艳工作的常态。“每一次休息都得小心翼翼,提防随时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在叶露艳看来,居民的认可也会消解身体的疲倦。如今,社区的居民们会在小区微信群里互相加油鼓劲,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也被大家记在心里。前两天,小区全体业主还给社区寄来“回信”,上面写着“感谢你们在酷暑中变身‘大白’,为我们撑起生命的守护网”。

这个中秋,后江社区给大家精心准备了月饼和小礼品,由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分发。每逢佳节倍思亲,叶露艳说她会想起4岁的孩子,但尽量不和孩子视频通话,一看到又该想家了。

“病毒猎手”的思念

在泉州,32岁的吕一鸣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东海院区检验科的一名技师。昨天晚上他工作到凌晨1点,今天上午8点,他的身影又出现在了实验室。

作为科室骨干,吕一鸣的工作包括核酸检测、防护服和试剂等物资补给、疫情数据上报及实验记录填写等。“这几天泉州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检测任务繁重。”吕一鸣说,“虽然空调开到18摄氏度,但是在实验室里,由于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还是又闷又热。”

“核酸检测是发现病毒的有效手段,”吕一鸣说,作为一名“病毒猎手”,深感责任重大。一踏进核酸检测实验室,精神必须高度紧张,不能出任何错。“进入检测区间,是不允许带任何个人物品,只能通过对讲机跟外面联系。吃饭、喝水、上厕所,都要等工作做完才行。”吕一鸣说。

偶尔休息时,吕一鸣会打开视频,看看远在广东潮州的一岁多的孩子。“很想小孩子,两个月没回家了,他都有些不认得我了。”他说。

9月21日,吕一鸣在和远在广东潮州的妻子、小孩视频通话。新华社记者林善传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