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新冠病毒监测……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都有哪些重大进展?

涉及碳中和、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新冠病毒监测……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6月5日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图片由中国科协提供。

我国温室气体长期低排放发展战略的制定一直以来受到全国乃至全球的广泛关注。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牵头组织了国内24家知名研究机构共130余位专家学者,开展了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决策的我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研究,这项研究入选了2020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据介绍,该研究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包含碳中和目标在内的四种长期发展情景下的转型路径及其碳排放路径、技术需求、经济成本和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揭示了转型目标、行动时机和措施力度与转型效果及其经济成本间的综合作用机制和规律,阐释了我国同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与《巴黎协定》下控制全球温升目标的一致性,提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选择建议。

图片由中国科协提供。

由北京大学、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完成的新冠病毒气溶胶采集与监测的研究也入选了十大科技进展。

此前,气溶胶传播新冠肺炎由于缺乏关键证据,一直存在争论。该研究在新冠病毒气溶胶采集与监测方面取得突破进展,获得了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的直接证据,研究成果为全世界科学防控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其他入选的科技进展还包括:面向未来的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创建、黄金航道开发与河流生态保护协同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路径优化关键技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方法与应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管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第三次青藏高原科学试验—边界层与对流层观测、发现食用蔬菜和作物吸收微塑料的通道与机制、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分区协同防控。

据了解,2020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由两院院士和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成员单位推荐,由15位院士专家组成评委会评议投票产生。该项评选旨在反映我国生态环境科技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引领生态环境领域技术创新,鼓励生态环境科学研究,营造社会创新氛围,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记者 温竞华)

图片均由中国科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