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李理)“水乡园林”潜江人杰地灵、人文底蕴深厚,不仅是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故里,更孕育了一代代富有创作才华、才思泉涌的写作者……近日,以潜江民间传说为题材的20万字小说——《龙潭的故事》由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出版,向世人讲述了另一个充满离奇色彩的“潜江往事”。
《龙潭的故事》作者杨邦银
冷雨淅淅,秋意渐浓。记者在总口管理区见到作者杨邦银时,他正在家中简朴逸静的书房里执笔挥毫,有序成列的字画、木雕将偌大的书画台和老先生簇拥包围,显得分外温暖怡心。书房紧邻后院,一阵阵雨水浸润后的清新泥土味飘进来,和着墨汁醇厚的香味,令人神清气爽……
“《龙潭的传说》不仅是关于潜江的民间故事,也是我对人生、人性价值取向的一种领悟和寄望。”据杨老先生介绍,《龙潭的传说》讲述的是发生在潜江这片土地上一个久远的历史传说故事。文中的主人公有善有恶,他们或慷慨正义,或为富不仁,或乐善好施,或贪欲无度,或心怀悲闵,或利欲熏心。但最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者得其善果,恶者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遭遇人性之‘恶’,但总是那些闪烁着的人性光芒,才让我们不致于灰心和绝望,不致于停止前进的脚步和丧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72岁的杨邦银斑驳的白发在微光中泛起光晕,谈到写作最初的缘由,他摘下眼镜,眼神顿时幽远深长,沉默了好久……
杨邦银年轻时,在潜江电影公司放过20多年电影,后期又到武汉城建学院进修风景园林专业,毕业后在荆州规划设计院从事园林设计,多年积淀的文化艺术修为,让他不仅能写、会画、善雕琢,而且思维活跃、想象力绚丽异禀,创作了一件件令人惊艳的艺术精品,并多次获奖,其中与同事共同制作的《章华宫灯》曾被选送在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六国展出。
“在设计完湖南的一条步行街后,我就突然中风了,右边半身瘫痪让我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不得不任由命运主宰。”杨邦银回忆起那段阴冷灰暗的时期,深深吸了一大口气,他告诉记者,在这仿佛跌进人生沼泽的日子里,他痛苦、沮丧、生不如死,觉得活着已经毫无意义……“是妻子日以继夜的关怀和温暖,让我重燃了对生的渴望。我不能拖累她,更不能让她伤心痛苦,必须得拼命让自己好起来!”。
重振精神的杨邦银,开始积极配合治疗、努力复健,慢慢的,他能坐起来、能拄拐行走、能自己吃饭了!他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训练自己能做更为精细的活动,他开始练习握笔、写字,但练着练着又觉得寡然无味,2008年,杨邦银偶然想起自己曾到高石碑镇下乡放电影时,在当地村民口中听说的关于高石碑顺汉江大堤南下、约二十里处一个大潭的传说,他便开始执笔《龙潭的传说》的手稿。
“这个传说是我多年来的梦魇,不仅仅是印象深刻,而且我觉得故事还没有完结。”杨邦银说,由于手脚不灵活,他每天写的字数并不多,但形成了睡前构思,醒来就动笔的习惯,就这样,杨邦银坚持了6个多年头,终于在2014年封笔完成了《龙潭的传说》。
杨老先生向记者介绍,在他治疗期间画的第一幅国画
杨老先生向记者介绍,在他治疗期间画的红梅
杨老先生病后共画了100多幅画作
今年4月,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出版人陈景丽看过《龙潭的传说》的初稿后,不禁感叹:一个古老的传说故事,解剖和折射的却是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对社会的观察!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和艺术修养,使一个传说故事成为对当下人们的一种警醒和反思。正如作者所言:“推古鉴今亦作鉴,歧道遥遥无悔期”,这便是小说的主题向我们传递向善的正能量。
“现在小说能够出版,也算是了了我多年未做完的梦。”杨邦银满足地说,虽然已到暮年,但能战胜病魔,重振信心,他希望能继续发挥余热,创作更多更好的艺术、文学作品,在世上多留些美好的印记……
杨老先生所作的烙画
杨老先生的泥雕作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