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摄影师与广西“挑担妈妈”的故事:与三十年后的中国相遇是场惊喜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弯曲的碎石路,熟悉的荒山坡,突遇法国摄影师。

32年前,广西侗族妇女阳奶群建的笑容被法国摄影师阎雷定格。她挑着扁担,笑容里有惊讶,也有面对陌生人的客气。

通过网络视频连线方式再一次“相见”,正在自家茶园采茶的中国“挑担妈妈”与身在法国的阎雷都很激动,也很开心。

“把我们连接起来的,是30多年前的刹那间。”阎雷说。

纵然因疫情阻隔暂时无法面对面问候,但通过在线交流,挂在彼此脸上的微笑仿佛穿越时空,刹那间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阎雷于1989年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唐朝村拍摄的“挑担妈妈”阳奶群建和她的两个儿子。受访者供图

“挑担妈妈”阳奶群建,家住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唐朝村,是一名普通的侗族妇女。32年前的那次邂逅,阎雷用相机抓拍下了走在回娘家路上的阳奶群建。

当时为了带孩子方便,阳奶群建肩挑扁担,两个儿子则分别坐在扁担两头的箩筐里。而这张照片,也被阎雷选为其在2020年出版、专门记录侗族风情新书《歌海》的封面照片。

1998年,阎雷在中国采风。那日松摄

阎雷是当年第一批走进深山侗寨的外国人,阳奶群建与坐在箩筐里的两个孩子也是第一次看到西方面孔。

“当时两个孩子都有点害怕!在阎雷来之前,我们根本没有见过外国人。”今年56岁的阳奶群建回忆起当时情景又露出她那标志性的笑容。

3月18日,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唐朝村,阳奶群建(右二)与她的三个孙子一起站村里一条废弃的山路上。新华社记者周华摄

今年59岁的法国摄影师阎雷自1985年首次来到中国后,便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透过镜头看中国,定格中国民族风情,一直是阎雷坚持的方式。

“我对中国、对这里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好奇,我想用相机尽可能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回忆起那次三江之行,阎雷说。

此为拼版图片。左为闫雷1993年在中国的留影,右为闫雷2019年在法国。受访者供图

通过朋友介绍,阎雷了解到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侗族,于是从1988年起,他先后4次跋涉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贵州黎平县一带侗族群众聚居的山水间,用相机记录着那里的一切。

这是阎雷的摄影作品,拍摄的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小学生。受访者供图

说起第一次到三江侗族自治县,阎雷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我和朋友租了一辆越野车从桂林前往三江县,因为路况很差,一百多公里的路,我们走了一整天。”

阎雷说,那时候三江县城只有一家条件简陋的旅店,没什么商店,汽车也比较罕见,不管他走到哪里,总会被好奇的群众围观。“我们总被好奇的人围住,像火星人一样被盯着看。”

这是阎雷的摄影作品,拍摄的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乡村一景。受访者供图

虽然当年三江侗族自治县落后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给阎雷的采风带来诸多不便,但原生态的侗族文化深深吸引着阎雷。

“那里有很多木结构的风雨桥、鼓楼和民居,梯田很好看,当地人平时都会穿民族服装,还会经常吹芦笙……”那一次,阎雷先后走访了周边多个侗族村寨。从他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到雪中侗寨、风雨桥下的斗牛比赛、侗族群众的歌舞活动等生活细节。

1998年,阎雷(右)在中国采风。那日松摄

就这样,背着三台相机,阎雷逐渐与当地侗族群众打成一片,“所有人对我们都很友善,毫无敌意。”阎雷说。

淳朴的民风与热情的人们让他得以自由拍摄,其中一些照片在国际上引起同行关注,给他带来了荣誉。

此后,阎雷又多次回到曾经到访的侗寨,当地的变化令他惊讶。“以前这里很多人家还没通电,水泥路很少,物资匮乏……现在,这里新修了很多路,交通比以前方便了很多,路上的车越来越多,商店里的商品越来越丰富,楼房越来越多,县城像一座大城市。面对外国面孔,当地人也比以前更加自信、从容。”他告诉记者。

这幅动图展示的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如今的风貌。新华社记者曹祎铭制作

阎雷对侗族的报道不断在一些世界知名杂志上传播,侗族文化也逐渐走出深山,他则收获了更多来中国拍照的机会。阎雷和侗族人民虽然远隔千里,却结下愈来愈深的缘分。

2019年,阎雷又一次回到唐朝村。“挑担妈妈”一家的生活比以前更好了,两个儿子已长大并外出务工。回娘家所走的山路已消失在树林,村里有了水泥硬化路,一条高速公路从寨子旁的峡谷中穿过。前几年,三江县还通了高铁,立体、便捷的交通网让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侗族老百姓与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

3月20日拍摄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水路、公路、铁路立体交通网络。新华社记者周华摄

在阎雷看来,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保护难免有矛盾。然而通过多次回访,阎雷发现,曾经在照片中留下影像的建筑、田园依然存在,并且被保护得很好。“这么多年来,侗族文化得到了极大保护,虽然现在日常生活中穿民族服装的人没有以前那么多,但当地人通过穿着民族服饰给外来游客表演民族歌舞等,也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新形式。”他说。

3月18日拍摄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风雨桥。新华社记者周华摄

30多年来,阎雷的足迹几乎遍布中国版图。谈及自己多年来对中国的感受,阎雷说,中国的变化与进步让人震撼,如果还有机会来中国,他想带女儿去桂林看看,再从桂林去三江,“与三十年后的中国相遇是场惊喜,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拍几个关于中国的画册和纪录片。”

阎雷7岁的女儿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当小姑娘隔着屏幕用汉语向“挑担妈妈”打招呼时,阳奶群建开心地笑了,由内而外流露的从容和自信让她的笑容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