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义祥:建党百年,潜江要抓住机遇擦亮“李汉俊故里”名片

建党百年之际,深入学习党史,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的苦难和辉煌、磨砺与荣光,并藉此淬炼党性意志,坚定理想信念,进而激发每一名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责任感与荣誉感,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本职工作,毫无疑问是这次党中央在全党部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俗话说,饮水要思源,吃水不忘打井人。对于潜江人来说,李汉俊这位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作出了杰出贡献的潜江籍革命先烈,毫无疑问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研究和宣传的重点与亮点。然而,就笔者所知,我们相当多的党员干部对李汉俊却知之不多,研究和宣传就更谈不上了。这实在是让我们愧对这位先烈。

首先,李汉俊在建党初期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且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分析中国社会现状,探究救国救民出路方面的贡献无与伦比。众所周知,李汉俊与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等是我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据查证,从1919年至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李汉俊先后以“先进”“人杰”“汗俊”“漱石”“海镜”“海晶”“厂晶”“汗”等笔名,在《星期评论》《建设》《新青年》《劳动界》《小说月报》《民国日报》《共产党》等报刊上,发表了《怎么样进化?》《劳动运动之指导理论》《改造要全部的改造》《社会主义是叫人穷么?》《浑朴的社会主义者的特别的劳动运动意见》《对英国大罢工的感想》《劳动制度研究》等100多篇文章和译文。阅读上述文章可知,李汉俊已经不仅仅单纯地停留在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层面,而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解剖中国社会现状,探究救国救民的出路。此外,他还主持“社会经济丛书”“新时代丛书”出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著作。尤其他翻译并于1920年9月出版的《马格斯资本论入门》,是国内最早的《资本论》译本,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李汉俊当之无愧是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最为积极、最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和思想家,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播种者和实践者。难怪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称赞他是:中共党内最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的同志。

其次,李汉俊在指导各地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党组织和发展党员时贡献卓著。一方面李汉俊着力参与和指导各地党组织成立,为党的组织发展奠定基础。1920年到1921年一大召开前,李汉俊相继到武汉,找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指导组建武汉党小组。与陈独秀一起指导毛泽东、何叔衡,组建长沙党小组。还写信给王尽美、邓恩铭,指导组建济南党小组。委派施存统、周佛海组建旅日党小组。写信给留法的原上海党小组成员陈公培、赵世炎,要求组建旅欧党小组。建党之初,全国的共产党组织总共只有8个,李汉俊参与组建和指导组建的就达到6个之多。另一方面,李汉俊积极发展党员队伍,扩大党员基数。仅1920年11月陈独秀赴广东之后,李汉俊受命代理上海党组织书记,主持上海党组织全面工作期间,就相继发展了邵力子、沈雁冰、李启汉、赵世炎、林伯渠、周佛海、刘伯垂等党员,这些人无疑成为了早期党的活动骨干。

第三,李汉俊在筹备一大和一大召开时的贡献无与伦比。1921年3月,李汉俊、李达主持召开各地共产主义党小组代表会议,会议选举了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委员会,李汉俊当选为临时中央委员会书记。这期间陈独秀在广东,李大钊在北京。一大的整个筹备与组织工作,包括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议题、各地代表联络与接待、与共产国际代表的衔接、会议文件起草、安保、代表们住宿与生活落实等等一应俱全,都是李汉俊与李达统筹安排落实的。另一方面,一大开至后期,一个陌生人闯入,招致法国巡警搜捕盘查李公馆,是李汉俊沉着应对,才化险为夷。可以说,没有李汉俊、李达前期这些周全而细致的准备和李汉俊临场的机智应对,一大的顺利召开是不可想象的。

综上,李汉俊在建党初期对党的贡献卓著,无与伦比,丰功伟绩不允忽略。

中共一大在潜江人李书城、李汉俊家里召开,潜江人李汉俊为主筹备了一大前期的全部工作,又在一大召开期间凭机智与智慧化险为夷。所以,新中国建国后,1953年8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证:查李汉俊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1964年,毛泽东主席会见民主人士代表李书城时说:“你的公馆里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党的’产床’啊!”毫无疑问,这是潜江人无尚的骄傲与荣光,是潜江党员干部党史教育的宝贵资源与生动教材。

在建党百年之际,趁着全党党史学习教育的东风,深入学习和了解这段历史,铭记李汉俊这位先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出的无与伦比的贡献,既是对先烈的告慰,更有利于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知我潜江、爱我潜江的责任感与自豪感。所以,学习、研究和宣传李汉俊,应该成为潜江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的着力点与亮点。

我们已经擦亮了“曹禺故里”名片,我们更应该擦亮“李汉俊故里”名片。(本网特约网评员 杨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