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潜江报道(潜江新闻网记者 谭欣 通讯员 曹体康)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运粮湖管理区处处生机盎然,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小龙虾也苏醒了。
虾农捕虾渐忙
3月6日凌晨3点,小龙虾养殖户田新早早起床,戴上头灯,在虾稻田里忙开了。
田新穿着雨裤、拖着小船,踩着水底的泥泞,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缓缓地在田里行走着。借着头上的光亮,他逐个提起地笼,将小龙虾倒入船仓。
地笼是前一天晚上安放在虾稻田里的,通常一亩水面安放6-8个3米长的地笼,2-3个10米长的地笼。
“我们采取‘虾稻共作’繁养一体生产,现在是试捕捞,只放了50多个地笼,大虾小虾一起捕。”田新介绍说,3月初的气温在慢慢回升,小龙虾大规模上市一般要到3月下旬。
几个来回,他的呼吸粗重起来,额头也冒出细细的小汗珠,但脸上依旧挂着笑容。
“看情形,收获要比昨天多一些。”田新说道。
田新的虾稻田位于运粮湖管理区南湖办事处中河队。2014年他开始尝试“虾稻共作”养殖模式,几年下来,他的养殖面积已经发展到100多亩。
2个多小时的田间奔波,捕捞结束。“想要卖虾也简单,只要打个电话或者在群里发个消息,方便得很。”田新一边把装满小龙虾的胶筐往车上搬一边说道。
前两年行情最旺时,虾贩子都守在地头收购。现在虾农一般是自己拉到固定收购点,还要价比三家。
“我的虾个头大、活性强、肉质饱满,老板再加点价……”经过一番比较和讨价还价,田新顺利地把虾卖给了收购点。
“虾苗105斤,每斤20元;大虾80斤,每斤35.5元。”他盘算着今天的收入。对虾农来说,出售价格每斤增加五毛都是莫大的收获。
“到集镇上先吃个早餐,回去还要给田里的虾投食,下午要补睡一会儿。”忙碌了一个早晨,田新累并快乐着。
“虾稻共作”模式平均亩产小龙虾300斤、亩产稻谷1500斤,按小龙虾均价20元、稻谷均价1元来计算,一亩地收入可达六七千元,比传统种养殖不知强多少。
诱人的收益吸引着虾稻产业不断壮大。目前,运粮湖管理区“虾稻共作”面积从2012年的几千亩,增长到了4.5万亩,虾农也发展到近1000户,他们满怀丰收的期盼,争农时、抢上市,在田间挥洒着汗水。
市场供销渐旺
小龙虾生长受天气的影响,气温低则生长缓慢,出笼时间也会滞后。
“今年开秤较往年早10天左右,目前货源还不多,大虾今天只收了1000多斤,不过每天都在增加。”涂新豹的固定收购点位于运粮湖管理区新场办事处红光队,他成立了潜江市加新虾稻专业合作社,专门经营小龙虾的收、销,地点就在自己家楼下,面积有100多平米。
“往年旺季时,每天收虾都在1万斤以上。”涂新豹介绍,以前他都是上门收购,现在有了固定的点,虾农和虾贩就直接把小龙虾送过来。
小龙虾的流通一般都要经过几次转手。小贩子到地头收,二级收购点从小贩子和虾农手里收,再雇请工人分拣、打包,然后发至各地。也有虾农直接把虾子拉到交易市场。
目前,整个运粮湖管理区有大、小收购商几十家,其中固定收购点有10余家,还有不少新手贩子加入进来,大家纷纷在争抢货源。
“虾苗都是别人提前订好的,订多少收多少。”南湖办事处邵沟队的小龙虾经销商刘文兵介绍说,今天已经走了3车,4000多斤。
大虾是随行就市,收价高了没有利润,赚钱主要靠走量。
刘文兵一边忙着过秤,一边握着笔把数量和价格都记在本子上。他的手有点粗糙,双手经常湿了干,干了又湿,裂了很多口子。
旁边的工人正按照中青、大青、中红等不同的品种和规格挑选小龙虾。打包工人把冰块放进白色泡沫箱中间,再把分拣好的小龙虾倒入箱内,装一层虾撒一层碎冰,盖上盖子用胶纸封好。一般情况下每50斤装一箱,每箱需要3-5斤冰,这样,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小龙虾的死亡率能控制在2%以内。
下午2点,47箱加了冰的小龙虾被搬上虾谷物流的大货车,24小时内运到江浙沪等地的客商那里,再分销给各市场零售商,被送上当地人的餐桌。
刘文兵敲打着计算器,开始算账了,“到我这里卖虾的都是熟客,我们先对好账记下来,等货发完了就通过微信或支付宝将钱转给他们,彼此非常信任。”
从凌晨3点开始,他已经连续工作了10个小时。
“过一段时间,等收购量上来了,还要再请几个工人。”他深吸了一口烟说道。
科学引导渐好
近年来,运粮湖管理区不断在特色产业上做文章,借助潜江虾稻产业东风,大力推广“虾稻共作”,常年亩均收益6000元以上,整个虾稻产业链产值达10个亿。“虾稻共作”解决了当地3000余人就业,带动68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已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
该区从政策支持、配套服务、科技指导等方面,支持小龙虾产业发展。春耕时,农技人员走村串户了解田间管理、农机检修等情况,开展技术指导;组织农资经营企业和合作社抓好生产资料储备供应,保证不断档、不缺货;组织农业、市场监管和纪委等部门,加强对生资经营主体的监督检查,净化农资市场,畅通放心农资渠道。
“现在小龙虾进入黄金生长期,各种生资需求量不断在加大,我们目前已为100多家养殖户提供各类虾饲料和农药50余吨。”运青水产农资合作社理事长庞礼港说。
该区同时大力扶持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了绿亿园、波涛水产、一口香等一批品质优、效益好的农字号企业。
“我们公司主要是将收购的活虾进行清洗、加工、冷冻,满足市场一年四季的供应。”波涛水产公司负责人王宏波介绍说,公司正为小龙虾深加工做足准备,可年加工小龙虾1万吨。
据了解,当地富硒小龙虾经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每公斤小龙虾含硒元素0.39毫克,符合国家富硒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该区立足虾稻产业特色和资源禀赋优势,不断创新经营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了1500亩富硒虾稻示范基地,成为虾稻产业发展新亮点。
“我们将利用特有的富硒资源,点亮虾稻硒招牌,打造富硒虾特色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加单位产出效益。”该区党委书记赵国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