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一线 拉美“一带一路”重点工程建设者奋战新春

新华网墨西哥城2月20日电(记者王蔚、倪瑞捷、苏津、张国英、王钟毅)有一种精神叫坚守,有一种力量在逐梦。春节期间,当中国人举家团圆欢度新春的时候,在世界最南端的水电站、在横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上、在海拔4500米的安第斯山脉深处,来自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中国港湾集团的建设者们,奋战在“一带一路”建设工地上,他们的身影诠释了这种精神和力量。

坚守一线,热火朝天忙建设

2月18日,在阿根廷圣克鲁斯省孔多克里夫与拉巴朗科萨水电站(简称孔拉水电站)的建设工地上,活跃着1500多名中国和阿根廷建设者的身影,大坝主体工程建设正热火朝天地加速推进。

这是阿根廷圣克鲁斯省孔拉水电站大坝主体工程建设现场。姚建民 摄

这座世界上最南端的水电站,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它是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阿根廷期间签署的项目,也是中阿之间最大的合作项目。项目建成后,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可达49.5亿度,相当于提升阿根廷全国发电水平的6.5%,每年可节约燃油进口外汇达11亿美元。

“2020年,复工复产成为项目建设遇到的最大挑战。”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阿根廷圣克鲁斯孔拉水电站项目部经理张晓瑞对记者说。项目部通过封闭管理、定时消杀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了整个工地1500名中外方人员“零感染”。

项目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当地司机马克西对记者说:“我很感谢这个项目给了我工作机会,我的生活因此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刚换了新车,目前正在修建新房。”

不畏挑战,积极创新保生产

2月18日,在中国港湾巴拿马运河第四大桥建设项目总经理部,一套人工智能监控施工现场人员防疫工作的数字化系统,展现在记者面前。

这套系统要求每个进入工地的人员须佩戴一支手环和一顶带摄像头的头盔。在工地入口,手环和体温检测仪碰触一下,即可测量体温。此外,系统还能对社交距离过近等违规行为进行提醒和记录。当天的作业结束后,系统会把进入人员的体温、活动范围、违规提醒等数据自动形成报表。

这是巴拿马运河第四大桥全息沙盘模拟图像。(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被誉为美洲明珠的巴拿马运河第四大桥建设项目,是中巴建交后中国在巴拿马的最大基础设施项目,于2018年12月4日正式开工。2020年8月,该项目收到了巴拿马卫生部和业主的复工许可。

这份复工许可与人工智能防疫系统的开发有着密切关系。截至发稿时,该项目20多位中方人员、50多位外方人员,无一人感染。由于防控措施到位,巴拿马四桥项目被巴拿马卫生部列为防疫免检单位。

融合管理,砥砺前行促发展

坐落在秘鲁安第斯山深处的奥永至安博公路项目全长49公里,海拔范围从2770米到4880米,被誉为“云端筑天路”。

这是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奥永分部职工。长期在高原地区工作,不少职工脸上都出现了“高原红”。贺康虹 摄

2月18日,安第斯山海拔4500米高原上,早晚气温都在零下10度左右。奥永公路项目的建设者穿着防寒服,在阵阵寒风中,登上挖掘机、装卸机,开工作业。

“向右15度,开挖!”奥永项目工程管理部施工现场管理员莫本清用西班牙语发出指令,指挥秘鲁籍机械手操作着挖掘机。

葛洲坝集团秘鲁公路项目部奥永分部办公室主任贺康虹告诉记者,在项目部任职的10名工程师中,有6名工程师曾任职秘鲁当地或国际知名建筑工程公司,具有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

项目的道路工程环境专家内腊·马尔科说:“葛洲坝集团是一家在道路工程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公司,我为加入这个团队而感到自豪。这也让我结识了具有创新想法的中国专业工程师,他们的专业精神令我敬佩。”

奥永公路项目开工两年来,培养了200多名当地居民成为技术工人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也增强了当地人对中国企业的认同感。